走进左权县桐峪镇上武村,跨过村大桥,村前公 园尽收眼底。平坦宽敞的马路、排列整齐的民居,绿意葱茏的行道树,丰富多彩的房屋文化宣传墙画……一幅美丽如画的乡村风景跃然眼前。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工作与乡村文明统筹推进,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卫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晋中市十佳文化示范村庄”等荣誉称号。
上武村党支部书记刘俊飞告诉记者:“这两天,我认真学习了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仔细领会报告精神。”他表示,对报告中提出的“两翼腾飞”感触颇深。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主攻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扩大乡村振兴“一片一带一圈”覆盖面,抓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厕所革命,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绿色发展。“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目标。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刘俊飞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持续将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加强组织领导,盘活上武村生态旅游资源,按照建设“原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村”的发展思路,结合左权县百里画廊总体规划,建设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旅游观光区,实现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的转型,让村民们的生活更上层楼,日子越过越美。
和顺县交警大队秩序科科长徐丽明自担任和顺县横岭镇口则村第一书记以来,在该村发展致富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首创“爱心扶贫超市”,激发起群众的内生动力。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徐丽明参加了市第五次党代会,认真学习领会了此次党代会的工作精神。他表示,自己将带领党员干部积极探索新路子、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涵养源头活水、注入生机活力。
在榆社县的西南部,有一片广阔水域,被环抱于山峦间,这里风光绮丽,景色秀美。人们可以泛舟湖上,垂钓、休闲。这就是“生态榆社”的最强名片——云竹湖。云竹湖生态保护和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五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市第五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生态就是民生,环境就是发展。要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在认真学习领会了市第五次党代会工作精神后,榆社县副县长温德伟表示,榆社县委、县政府会坚决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工作精神,坚决落实省委“五湖”战略,按照市委要求,将云竹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作为“十四五”头号工程,致力提升云竹湖生态环境效能。在治理中,我们坚持山水林草湖一体推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彰显祁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建设林草与河流湖泊相伴,植物与动物交流的生态体系,将山水林草湖生态融合的自然景观完美呈现,实现“云竹出清湖”的目标。目前,总投资15亿元的云竹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环湖26公里水、电、暖、气、污水、照明、通信等7类市政管网配套齐全;超10万株多类型树木点亮目击裸露山体;可视范围内近2000亩的土地,实现绿化彩化财化共赢;环湖沿线9个村整治房屋立面1万余平方米,村庄效果和湖区景观实现有机统一,云竹湖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温德伟表示,下一步,榆社县委、县政府将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以“绿化、彩化、财化”为抓手,一体推进水态治理、生态修复、业态开发。坚持超前谋划、规划先行,以水态治理提升生态环境,以生态修复重塑地域风貌,以业态开发打造新增长极,同步打造亮化景观,实现由单一的沿湖开发向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全域绿色发展转变,真正把云竹湖打造成为享誉全国的湖区度假旅游目的地,为建设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榆社贡献!
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工作精神,如一盏明灯,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东山各县(区、市)正在凝聚智慧和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在全面落实党代会各项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上,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晋中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张颖 冀古陶)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