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晋中:深耕人才大业 强力推进省校合作 汇聚向上力量

发布时间:2021-09-29 11:24:22 推广 来源:晋中日报

秋分过后,层林渐染。

田野里,丰收的“金”取代盎然的“绿”,一年的辛勤耕耘结出硕果。多年的聚势集能、数月的筹谋推动,全市省校合作业绩不断更新。

出台人才新政,制定推进清单,搭建合作桥梁、打造服务平台……自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高点站位“一盘棋”推动,分层分类“个性化”落实,成果转化“加速度”奔跑,奏响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最强音。

夯基垒台氛围愈浓

“晋中为我们的生活和实习实训提供了保障和便利,我们丰富了阅历,也积累了就业创业经验。”大连理工大学是我市省校合作工作对接高校之一。今年暑假,该校本科2019级学生张殿龙和同学在晋中市推进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经历了两个月的蜕变与成长。

晋中良好的就业环境、优厚的扶持政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张殿龙说:“希望将来有机会到晋中就业创业!”

晋中市推进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从选址、装修到人员进驻用时仅一个月,充分彰显了我市推进省校合作工作的速度与效率。该服务中心综合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围绕‘建设一批省校合作示范点、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落地一批产业项目’目标打造的全省首家推进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在省校合作工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外引内联的枢纽作用。”

太原科技大学与山西经纬化纤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太原科技大学纺机装备数字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通过服务中心为校企合作培育人才搭建的桥梁。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吴志生表示:“我们将结合企业需求与生产实际培养人才,帮助企业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

打造高质量实训基地,搭建沟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连心桥”;推进晋中市省校合作工作网上VR展厅正式上线,线上服务有了“云平台”;全省首批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挂牌成立,引才聚才迈上“新台阶”;晋中大学生创业园入列“国字号”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项目孵化、创业培训冲锋全省“排头兵”……紧锣密鼓铺开的一项项工作,展示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晋中态度”,为省校合作提供了“硬支撑”。

招才引智人气更旺

好风传佳讯。“12大基地”建设质效并进,规范原有基地61个、新签约基地51个、正在洽谈90个,接收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研学活动等共计25批(次)420余名……自推动省校合作工作以来,我市基地建设迅猛推进。

人才与机遇的一次次“相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与发展的激情。

“我们将与祁县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典范,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接过祁县伸出的招才引智“橄榄枝”,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宏新信心满满。

北京师范大学是万里茶道申请世界级非遗的发起者,对祁县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情有独钟。“作为晋商万里茶道的‘中枢’,古城现存13处遗迹。”祁县文旅局局长崔骏介绍,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达成合作共识,就“一带一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建设、“茶商之都”品牌建设、万里茶道申遗保护利用等内容共建智库合作基地,让蒙尘已久的祁县历史文化明珠重放光彩。

寿阳县与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启动战略合作基地建设,将院校科技、人才、信息的优势资源与寿阳优势产业进行高度融合;

和顺县同北京大学生态保护领域专家合作,开展“繁荣生态和顺,共创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保护宣传活动,挖掘生态文明独特魅力,助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

平遥县与同济大学合作的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平遥)即将签约挂牌,未来致力于为古城保护提供决策咨询、规划设计;

左权县中晋冶金与中国矿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达成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初步意向;

……

立足自身优势筑巢引凤。各县(区、市)立足开发自身优势大阔步招才引智,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蓄积了澎湃动能。据不完全统计,各县(区、市)共有20个批(次)洽谈组先后与21所省外高校入校对接,3个县与18所高校开展线上“云”对接,邀请18所高校来晋中走访调研,签订合作协议23个。

成果转化势头正劲

榆社是中国的“化石之乡”,榆社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世界之宝”。

榆社县高端人才引进的先河,从化石开启。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的邱占祥,是当今国际著名的新生代地层和古哺乳动物学家。为了弥补自己对于榆社古生物研究的遗憾,步入耄耋之年的他在榆社县成立自己的院士工作站。

揭牌仪式上,邱占祥激情满怀:“未来五年,我将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这一研究方向,以榆社4个化石盆地(云竹、泥河、沤泥洼、郝北)的哺乳动物化石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化石研究、化石复原、化石保护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邱占祥院士工作站是我市首家以地方政府为合作主体共建的院士工作站。该工作站的落地将进一步擦亮榆社“化石之乡”的名片,有力助推榆社县化石资源的产、学、研、游成果转化。

科研与产业“联姻”,激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榆次区乌金山镇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围绕“葡萄酒酿造技术”“小虎阿福布艺手工制作”等项目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增收10万元;

昔阳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小院”,立足“菜果牧菌茶”等主导产业,开展数字农业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产品中试,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基地;

灵石县积极与北京邮电大学开展合作,借助北京邮电大学5G资源优势,设计智能化发展长期战略布局,共建工业互联网综合体系标准;

介休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5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为共建基地授牌,合作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智库建设等方面的战略合作,以及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生态修复、文旅融合等领域的智力支持。

……

奋进的车轮滚滚向前,人才大业开疆拓土。如今,全市上下正铆足“牛劲”,为招才引智工作奋力耕耘出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这些年,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日常出行越来越顺畅,人们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亲眼见证了晋中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欣喜。我也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来,贡献一份力量。”市民李瑜的话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地方发展实力、文明程度、整体形象的“金字招牌”。今年1月,晋中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市上下欢欣鼓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晋中具备良好的基础。7月30日,我市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围绕“大干三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以“提升城市品质、规范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全力以赴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来。

谋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

“你看我们小区,楼房外墙粉刷一新,每个单元还安装了楼宇门。原来小区内路面坑坑洼洼,现在铺平了,下雨再也不用蹚水走了。这次改造,让我们这个老旧小区一下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我们住得也更舒心了!”9月24日,在市城区堡子街税务局宿舍,居民许岩乐呵呵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市提升城市品质的有力措施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拓展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从2019年开始便全面打响了“建美好家园、创魅力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行动中,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补短板、提品质、创特色、强管理四方面任务,通过规整立面、增绿添园、设施上档、扬尘防治,提升空间品质、生态品质,功能品质,环境品质,同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聚焦水、气、热、电等百姓日常生活事……一系列顺民意、惠民生的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质形象和城市管理水平。

强管理

规范交通秩序

“现在的街道上,横穿马路、闯红灯的少了,骑电动车戴头盔的多了,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少了,礼让行人的多了。”9月24日,在市城区中都路与新建街交叉口,正下班回家的市民刘夏感慨道,如今,车辆、行人各行其道,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序。

为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近年来,我市交警部门强化了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控,如严查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翻越隔离护栏,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乱停乱放,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追逐竞驶等高风险交通违法行为;科学设置和完善交通设施;科学规划城市公共停车位和道路临时停车区域。同时,交警部门联合各单位、公益团体等开展了一系列文明交通活动,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志愿者、文明劝导员走上街头,向市民科普交通安全知识,对横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予以劝阻,带动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这些举措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为全社会形成文明交通的好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美城乡

整治环境卫生

宽敞平坦的街道、干净整洁的民居、绿意盎然的行道树、规划整齐的停车位……行走在和顺县义兴镇井玉沟村,到处都充满了勃勃生机,让人不禁感慨新农村变化之快、环境之美。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忠祥告诉记者,为了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该村党支部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爱国卫生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整修河道,拆除违建,整治乱堆乱放,新栽树木,绿化草坪,整修污水排放管道,完成整村街道沥青铺设工程,一系列硬化、亮化、绿化工程,使该村村容村貌得到质的提升。

井玉沟村的变化是我市城乡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打造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我市先后开展了“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爱国卫生季活动等,不断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

润心田

提高市民素质

“崇尚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是我们砥砺前行中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踔厉风发、奋勇向前,传承英雄精神,高扬奋斗风帆,最终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回想起在“百业百人讲百年”示范宣讲观摩课红色教育基地——寿阳县尹灵芝纪念馆的观摩学习,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张星宇感慨万千。

建党百年,我市“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百业百人讲百年”主题宣讲活动也顺势展开。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宣讲员,分赴全市各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宣讲,通过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讲好晋中在党的领导下的百年故事。活动开展以来,在我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广泛影响,在全市营造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我市把提升市民道德素养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组织了“三治三零”“德治润化”等三大工程十项行动,推动社会崇德向善。百姓宣讲团、文艺轻骑兵宣讲团等宣讲品牌家喻户晓;爱心超市、文明孝善红黑榜等孝善敬老活动深入人心;“道德模范”“最美晋中人”等评选活动,让争先创优在全市蔚然成风;敬老爱幼、扶残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更是为晋中建设凝聚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锋号已吹响,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加快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晋中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