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山西:构建医卫服务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1-08-31 16:33: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31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场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省疾控中心主任冯立忠,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廉月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阴彦祥参加发布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医疗卫生体系提质扩容,深化医改持续发力,“健康山西”行动蹄疾步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构建起横向到边百花齐放、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整体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相继启动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百千万人才工程、“136”兴医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中医药强省战略,10个领军临床专科新建院士工作站8个、卓越医学团队3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引进一流前沿技术160余项,受益患者达60余万人次。成功申报并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个,占国家已批复项目总数的12%。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健康服务业拓展、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全面发力,4所三甲中医院跻身全国中医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百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增至189个。启动实施“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和百名博士引进计划,近5年,累计培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25万余人次,柔性引进院士专家30名。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全省每千人口床位和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由2012年4.58张、2.42人增加至6.4张、3.12人,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深化医改方面,山西在全国率先实施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实行“六统一”管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山西路径”越走越宽广。在太原、大同、运城建立3个国家级城市医联体试点。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206种药品、27种低值耗材和6种高值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和“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救治大病贫困群众34.83万人次,贫困人口综合报销比例达90%左右,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农村居民签约率稳定在5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由10大类增加到30大类,人均补助标准由2012年25元提高到2021年79元,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013年36.5%降至2020年31.31%,城乡居民看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

同时,还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全省93.7%的三级综合医院、69.7%的二级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89.6%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建立医养结合机构108所,在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53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38个。在43个县(区)、268所托育机构分别试点开展指导家庭科学照护婴幼儿、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为全省群众提供贴心式的养老托育普惠服务。

此外,山西还启动实施健康中国·山西行动16项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季活动,累计创建9个国家卫生城市、40个国家卫生县城、37个国家卫生乡镇。全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筑牢了“山西防线”,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带动传染病抵御能力的全面提升。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4个、省级示范区29个,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病、尘肺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任务如期完成,5种地方病均以县为单位达到国家消除及控制标准。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3年15.97/10万下降到2020年10.6/10万(全国16.9/10万)、婴儿死亡率由7.57‰下降到4.18‰(全国5.4‰),人均预期寿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李程 李玉娥)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