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河津:万人小镇在这里起航

发布时间:2021-08-30 08:17: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吕梁山脉南麓,稷西路绵延向东,在河津市僧楼镇小张村北口,一座宏伟的砖雕门牌楼高高耸立,“小张村”三个大字格外醒目。门牌楼向南,一条宽阔的大道两旁绿植盎然。

在僧楼镇政府东的大路中段,同样矗立着一座雄伟庄重的门牌楼,“小张村贺家巷”的字样排列有序。进入门牌楼,道路两旁的路灯上装点着红灯笼,连片的绿化带内鲜花绽放,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一北、一南两座门牌楼,守望着小张村的精神家园,传递着小张人的凝聚力创造力。近年来,小张村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个活力四射的村庄正悄然形成,一座万人小镇正在这里起航。

村庄面貌颜值靓

8月23日,笔者跟随僧楼镇包村干部杨艺军来到小张村中心广场,老人们正悠闲地在长椅上闲聊,孩童们在游乐场玩耍。

偌大的广场,处处皆景。广场有5600余平方米,东边是邓小平、习近平的巨幅画像,给人以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北端是舞台,南边是建筑外形与人民大会堂颇为相似、非常气派的党群活动中心大楼。广场中央塑有关公塑像,展现了我们运城“忠义仁勇、诚实守信”的关公精神文化名片。党群活动中心“一揽子”工程,有灯光球场、村民红白事便民餐厅、村史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游乐中心等,这里俨然已经成为村民活动的最佳场所。

小张村历史悠久,上世纪六十年代,该村分为小张、贺家巷两个行政村。2020年5月,两个村又合并为小张村。这对于从1999年就担任小张村党支部书记、合并后又担任党总支书记的张会民来说,为民履职、造福一方的劲头就更大了。村里确定了“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第一步“一街三中心”,有序分步实施,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

“一街”连接小张、贺家巷两个自然村。这条平坦整洁的主街道,宽25米、长3500米,路边栽植了雪松、红叶石楠、紫薇等景观绿化苗木30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05套,绿化、美化、亮化全部到位。

“三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德孝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于2020年4月29日落成;民俗文化活动中心,正在新建2000余平方米民俗博物馆,用于陈列展示近代以来当地传统手工农具、手工艺品。德孝文化活动中心完成前期拆迁,已经启动建设。

特色产业农户富

在小张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有两块高3米多、长10米多的大型石刻,东边刻着小张(东社)、贺家巷(西社)的共40个住户姓氏,西边刻着小张村自古以来的村民劳作图。割麦、碾麦、织布等石刻图,展示的是过去村民的日常劳作,一个大大的石刻篮子上面书有“篮”字,记载了过去小张人擅长编簸箕、大篮、柳罐(柳条制成的打水容器)的历史,这些劳作随着社会发展而今已经成为回忆;而石刻上面的挖红薯、人工粉条等,如今依然是小张村人仍在延续的一种活计和致富途径。

“外面的粉条每斤五六元,小张村的粉条每斤卖到15到20元,这还供不应求,现在家家户户的粉条都卖完了!”小张村村委会主任贺志刚介绍。让村民们自豪的是小张村的纯手工无添加粉条,一直以质量取胜市场。该村种红薯、制作粉条由来已久,过去还有的农户开粉坊。目前,全村大约有200余户种红薯,每亩收入大约7000元。冬闲时,大家把红薯制成粉面,又集中到有制粉技艺的人家里,合伙制作粉条,每户收入在1万到5万元。村民吴军法还在村里建起了冷库,用于冷冻刚制作好的粉条。

小张自然村现有人口2513人,耕地面积3226亩,贺家巷自然村现有人口845人,耕地面积790亩。农作物以小麦、红薯、玉米为主。勤劳朴实的小张人,不怕加工粉条的辛苦,以此为传统特色富民产业,同时还发展养牛、养鸡、养猪等养殖业。

村民以务工为主的占大多数。依托附近的企业宏达集团,都可以找到工作。村里的掌舵人张会民又是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1000户村民中,有600多人在宏达集团上班。运输业也是小张村的支柱产业,在2000年时,该村的大车就有70多辆。目前全村有40多户跑运输,因为有宏达,不怕没活拉,村民们养着40多辆大型运输车;还有四五户独辟蹊径,养收割机、播种机等农用车,都走上了富裕道路。村民贺效康、张昌平年轻有为,为宏达跑运输,如今都在城里买了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为了扶持村里的10余家企业,宏达集团积极为企业担保贷款,扶持村民搞经营。工农并举,小张村人均收入达到1.4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小康村、文明村。

幸福生活愿景美

初秋的下午,阳光依然耀眼。穿过贺家巷一排排粉刷成“上白下灰”的房舍,在村头游园,村民贺吉民正陪着老伴闲坐,游园里有长亭、鲜艳的花朵、绿色景观,他的老伴爱上了短视频拍摄。

今年,在僧楼镇党委书记阮国珍、镇长侯广宏一班人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小张村进行了全村绿化,村舍进行整体粉刷,打造了村名标示牌,全村焕然一新,对两个门牌楼进行了高标准亮化,夜晚璀璨夺目。村里还绘制了三面“网红”文化墙,只要人站在或坐在画中的一处位置,就与画融为一幅图,成了周边群众的“打卡地”。

村中心广场,晚上格外热闹,跳广场舞的村民越来越多。广场东边道路旁是建有12生肖石刻的小游园,再往东,村里的三处古庙宇、舞台错落有致,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看起来颇有年代,残存的城墙、古院落,诉说着不一样的历史。

据记载,小张村光绪年间名为“永宁堡”,依山傍水,古时交通发达,官道东西穿越,明清为闻名遐迩繁华古镇,人口千余有户。立足这些文化特色优势,该村邀请西安建筑规划公司,高标准设计德孝文化活动中心,拟新建一条明清街,在原有古民居、庙宇、窑洞等建筑遗存基础上,修复完善古城墙、古城门、古城堡,修缮传统民宿窑洞,打造具有鲜明河东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新地标。目前,已经启动古城门建设,其余工程将在明年年底落成。

该村“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的第二步,目标更加宏伟:打造万人中心村。万人从何而来?张会民介绍,村南计划建设5个配套完善的高标准千人小区,吸纳周边村及宏达工业园区迁移人口入住,明年可容纳212户的首批住宅楼将开工建设,还将建设教育、医疗两个中心,达到“五个中心”。这些小区,如筑巢引凤,带来人流,让偏远落后的乡村“凤凰涅槃”,形成有吃、有住、有看、有玩的“万人中心村小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完成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50户村民完成了拆迁,每户农家院落补偿款高达30万至65万元,补偿资金在农村可谓非常之高。这些补偿金连同全村的各项工程,总投资在1亿元,全部由张会民无偿捐资。

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助农,是张会民响应河津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担当的社会责任,也是小张村建设的“独有特色”。当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愿意以对父老乡亲的奉献,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农村生活城市化、农村医疗城市化、农村教育城市化”,书写在小张村中心广场西面墙上的标语,是小张村的未来愿景。未来已来,前景可期。(任芙蓉)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