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昔阳县赵壁乡依托区位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强化乡村“造血”功能,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
在百科盛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的育苗基地里,63岁的园区技术总工张拉棠,正在使用自动化空中浇水车给西红柿幼苗浇水。他告诉笔者,使用遥控器就能控制水量、速度,操作非常简单,基地原来育苗需要七八个人浇水,费时费力,现在改用空中浇水车,自己每天上午9点来浇水一次,大约需要20多分钟,就能确保秧苗茁壮成长。
在育苗大棚里,一棵棵幼苗长势喜人,据了解,这个育苗棚里共培育了辣椒、西红柿、板栗王南瓜等60余个品种,为下一步规模化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百科盛现代化农业示范园负责人李贤杰说:“园区建起了小型气象站,安装着20余个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缺水、缺肥等情况,并随时汇报,确保及时补充。”李贤杰底气十足地说,现在这里一个人就能操作了园区所有的浇水和施肥。”
百科盛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是一个以科研、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园区。园区全部运用现代化、智能化操作流程,采用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建设。园区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立足本县,面向周边,引领和带动昔阳县乃至周边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更多农户参与其中,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种植观念,创新走出了一条从育苗—种植—技术—收购的订单式现代农业路子。
工人崔瑞军高兴地说:“我就是赵庄村的,在这个棚里打工,每天能挣80块钱,一个月2400元的稳定收入,守在家门口就能把日子过好。”
在东平原村的千亩优质水果种植基地,一场雨过后,果树地里长出了许多杂草,来自赵壁村的田恩柱等人正在给果园除草。
田恩柱说:“这是东平原村成立的合作社,周边邻村的很多乡亲都在这里打工。”
正在建设中的千亩优质水果种植基地项目,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占地面积约1000亩,共计划流转村民土地728亩,利用村集体机动地272亩。全部项目完工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975万元,带动1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现在,基地中的272亩机动地已为村集体每年带来收入10万余元。不仅如此,优质水果种植基地的建设,还极大地激发了周边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激情和活力,实现了村民就近打工增收致富。(王晓贤 张颖 张紫扬)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