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吉利汽车“挺进百亿”,美锦氢能“带动示范”,保罗项目“特色引领”、中航兰田“本土发力”、成丰货运开启“无车承运”智慧物流新模式……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技术的突飞猛进、市场空间的空前广阔,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导下,晋中市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带动一批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已成为山西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紧抓行业利好,跻身新能源汽车赛道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称,汽车产业将比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提前两年于2028年实现碳达峰目标。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成为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从1.7万辆跃升至2020年的136.6万辆,仅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就分别达到150.4万辆和147.8万辆,创历史新高。
“风”来了,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来晋中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9月20日,当看到我们第一台车下线时,泪水忍不住地往下流,我想这是我融入晋中,作为晋中人的一种自豪感!”吉利汽车晋中公司总经理刘玉东难掩内心的激动。
2017年,吉利汽车产业项目在晋中正式投产,掀开了山西汽车制造产业全新的一页。
“十三五”期间,晋中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吉利汽车、中航兰田、斯纳德为龙头,以晋中开发区为集聚发展区,太谷、祁县、介休、灵石点状突破的产业发展态势,具备了年产乘用车10万台,商用车产能5000台、专用车20000台的生产规模,建成了在线车辆突破40万辆的国家首批无车承运试点“成丰货运”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据晋中市工信局相关人员介绍,今年1月至7月,吉利晋中基地生产车辆4.8万辆、产值61.2亿元、利税1.9亿元。
继吉利新能源汽车之后,2019年,又一重量级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山西美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晋中。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与锂电池相比,具有动力更强劲、续航更长久、零排放甚至还具有湿润净化空气的神奇功效。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具有从焦炉煤气提纯氢能的低成本优势,这些优势必会助推氢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最佳甚至是必然选择。
美锦氢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总投资70亿元,包括年产5万套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5万辆氢燃料商用车及部分配套产品生产线。未来将晋中氢能产业打造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应用示范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生态创新高地。
由北京保罗投资集团总投资55亿元的保罗新能源专用车项目和中铁联运集装箱项目全速推进;晋中本土企业中航兰田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中国航空、一汽解放等平台,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产值8000万元,2020年逆势上扬完成产值5.8亿元,2021年保守估计8亿元,2022年新厂区投产后将冲击更大目标。
从引进吉利项目为起步,“十年磨一剑”,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零到百。十年间,吉利项目实现了从谈判签约到投产达效破百亿的飞跃;十年间,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一户主体企业到纵向十几户上游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落地以及下游销售产业的同步延伸,再到横向斯纳德、奥帕斯、美锦等主体企业以及荣盛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锂电池项目的陆续落地建设;十年间,晋中市建成了山西省内第一条乘用车生产线,并完成了电动、甲醇、传统燃料汽车柔性化生产的改造,又引进了新能源商用车、高性能电动跑车、专用车等生产线,夯实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基石,逐步进入了“兵家必争”的新能源汽车赛道。
未来可期,“一链三线”加速布局
“之前去山东梁山考察,几百家车企在专用汽车产业园集群化发展,配套产业链完善,一个电话打过去不到两小时,所有配件都到位”。中航兰田董事长刘国清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前不久我们厂需要一批拇指大小的配件,还专门跑去马鞍山一个模具厂去订货,其实我们希望能在当地就找到这样的合作企业。”
刘玉东感同身受,“山西有太钢,我们也在山西见到了技术领先的模具厂,也了解到晋中榆次是中国液压工业的发祥地,液压产业全国知名,我们特别希望能在政府的牵头引领下,整合当地优势资源,吸引更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合、抱团成长、共同进步!”
企业有诉求,政府想在前,做在前。8月24日,晋中市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上,划重点、定目标,通过发挥企业龙头效应,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量身定制一批精准优惠政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动晋中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汽车零部件项目专题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
据了解,晋中市以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扩规发展为目标,以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为龙头,三条发展主线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一链三线”战略布局。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招引补链、创新强链、配套延链,发挥比较优势、集聚要素资源、创新投资政策,形成政企共建共赢态势,持续引进产业链条内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集群特色鲜明、安全可控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在“十四五”期间,晋中将力争集群企业总数达到60户以上,新引进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3户,集群整车生产企业达到10户以上,新引进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30户,集群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50户以上。形成年产乘用车20万辆、专用车7万辆、商用车1.5万辆,辅以在线规模50万辆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专用车市场拓展,产业集群产值力争突破500亿元。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以吉利为龙头,美锦氢能、保罗汽车列车、中航兰田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崛起,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壮大。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