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从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专场发布会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关切,不断探索创新,全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得到有效发展、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系列保障措施持续加强、服务市场更具活力、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让城市发展“红利”更多惠及老年群体。
顶层设计,为幸福养老保驾护航。从完善政策机制入手,颁布《太原市养老机构条例》《太原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两部地方性法规,社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出台,社区养老机构基本条件、服务规范、等级划分、等级评定等4个地方标准,填补了全省社区养老标准空白。
夯基垒台,让老有所居、居有所安不再困惑。十八大以来,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51个养老服务机构,222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03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8个社区老年餐桌、750个为老服务网点构筑起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的养老服务网络。今年,15个城镇幸福养老工程,140个社区食堂,700个楼道6400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正在全力推进,市级老年福利院即将竣工,10个县级老年福利院陆续开工,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1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达40张。养老事业与养老机构发展进入快车道。
科技助力,社区居家养老在探索中前行。2016年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落户太原,近日,又被列入全国家庭养老床位40个试点城市之一,家庭护理型养老床位在太原市的试点,老年人多了一种养老选择。社区居家养老9个重点领域齐发力,多模式“互联网+”智慧服务助力,市场化+政府购买方式运作,助急、助医、助餐、助洁、助浴、助(购)行等六助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需求。
优化环境,为养老机构减负助力。太原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首居全国第一方阵。高龄津贴三次提标,补贴标准中部六省领先,福彩公益金累计投入3.6亿元,支持全市养老事业发展。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狠抓养老基本服务与安全管理质量,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初具雏形。
改革“破冰 ”,引进与培育并进,激活养老市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各方充分参与,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多元投入、合作经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社会化建设运营服务模式,市级老年福利院有望引进全国知名养老企业落地太原。“培育+引进”战略促使北京诚和敬、上海爱照护等一批知名服务机构与本土凯森、易照护等400余家小微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格局。在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市民政局与北京寸草春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落地太原。
太原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太原市将以居家社区养老为抓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兴建一批政府托底型示范性养老机构,提档升级一批民办养老机构,打造一批高标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城乡日间照料中心。全面推进社区食堂建设,扩大适老化改造,覆盖更多老年群体。深入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将专业化养老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全力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到2022年,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具有一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站、点),继续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力争“十四五”实现社区食堂全覆盖。探索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新模式。健全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医养康养相结合、市场运营为支撑、专业服务为保证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调整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和高龄津贴标准。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打响颐养太原品牌。(李程 李玉娥)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