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山西:水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12 16:51: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十三五”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95万平方公里、五年累计投入59.59亿元巩固提升了1265.1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迈向“全面见效”、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水利厅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以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民生水利为根本,各项水利目标任务全部完成,为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8月12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专场发布会,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白小丹,省水利厅总工程师武斌,省水利厅总规划师薛金平,介绍山西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水生态修复、水利脱贫攻坚、民生水利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湖长制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水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新成果。制定完善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以省政府令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决定》,汾河干流13.5公里先行示范段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工。稳定实施生态补水。“十三五”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95万平方公里。

水利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五年累计投入59.59亿元,巩固提升了1265.1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涉及贫困人口181.5万人,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跃升。“十三五”新增供水能力5.49亿立方米,全省水源供水优化配置能力达到86亿立方米,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主体基本收官,连通六河、纵贯南北的供水网络初具雏形。

水资源管控水平持续提高。印发《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纳入地方政府综合评价体系,全省地下水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32亿立方米内。

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迈向“全面见效”。书记、省长担任双总河长,高质量完成四方面12项改革任务,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推行了“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巡河湖员”工作模式,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完成了223座水库安全鉴定、12座水库降等报废、598座水库划界,除险加固了10座病险水库、735座大中型骨干淤地坝,实施了7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据悉,“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将继续完成“五水综改”改革目标,优化完善山西水网架构,持续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有力夯实民生水利基础,全面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全方位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大局。(李程 李玉娥)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