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时年20岁的申青林,拥有一颗发明创造的心,初中学历没有阻碍他喜欢研究,刻苦钻研的精气神,依仗自家院里那间小小电焊铺,制作改良出集取暖做饭、利用余温烧热水、烤制食品于一体的新式火炉;通过多次实验改进,发明玉米脱粒机,开机后带皮的玉米穗自动完成皮、粒、芯分离,这项发明大大地解放了手工掰玉米粒的劳动力;他利用四轮拖拉机的动力变成气压提升装载斗,设计出第一台小型装载机,解决了往汽车和拖拉机上装货的问题……给村里的乡亲们带来了便利实惠,深受农民的喜欢。
砥砺奋进 农家娃创新不止步
多年来,临汾市鑫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董事长申青林工匠精神的执着创新下,又自主研发了多种农用机器和制砂等机械设备,发明的“三转子高效锤式破碎机”获得国家专利,其设备制粉填补国内空白;研发的“可调速鼎型石磨机”将中国古代鼎形文化、农耕文明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发明的“制洗砂一体机”简单实用节能环保,无需现场安装、落地即可使用,为国内20余省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做出较大贡献,受到国际关注,承接海外订单。
30年磨一剑,他凭着不服输的执着信念,先试先行,攻坚克难,铸就了一个个成功的产品,先后获得24项国家专利,其所研发产品投入市场后得到了社会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2020年12月,申青林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9年4月,荣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3月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2018年11月荣获临汾市首届“拔尖人才”、2018年1月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二等功”、2018年1月荣获临汾市首届“平阳工匠”……
这一项项荣誉像是一个个“注脚”,为公司砥砺奋进、奋力拼搏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最为生动的注解。
探索进取 发挥文化大作用
在多年的发明创造和探索进取的过程里,申青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出身寒门,学历不高、学识不多的事实,每一项发明的背后,他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再次试验,反复实操……
成功没有偶然性,也没有捷径可走,他也越来越意识到,没有更高的学历和充实的学识做支撑,自己的研发道路不可能走得很远,自己的创造者的梦想将不易实现。
2020年,他报考了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被学校录取,他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开启其专业学习、系统研发的新路。
这对于已年近半百、身担重任的他来说,能够于繁华处辟蹊径,静心读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与此同时,以他名字命名的“申青林劳模创新工作室”也集聚了一群热爱专业、热爱创造的技能型人才,在机械设备的研发道路上共同进步、共同创造。
此时的他也更加明白自己的企业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技校的毕业生,都慕名来到公司,要求跟他学习“一技之长”,在他的亲身示范和带领下,培养出了上千个电焊工,其中,高级焊工达20余人,这些技工,有的仍在公司发挥作用,更多的则走向社会,作为技能型实用人才在各行各业贡献力量。
反哺社会 践行共产党员初心
申青林说:“我富了,钱够花就行。我一分不赚,剩下的钱全部用于企业发展和沙窑村建设。”
申青林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农村娃”的出身,从年少时的喜欢动手动脑,到靠电焊部赚钱担负起家庭重担;从为了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到带徒建厂创造效益;从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到打造精英团队践行自身价值观,观念的转变让申青林矢志不渝地迸发着他那份活力和希望,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社会作贡献的诺言。
为了回馈乡里,他每年自费请戏班到村里唱戏,持续十余年,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而且,但凡村民们生活上出现了问题,他都出钱出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仅如此,他还关爱儿童,重视教育,为多所学校捐款10多万元助力教育。同时,还资助数十名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他关怀孤寡老人,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时常到敬老院慰问,给每位老人都准备了护理颈肩腰腿用品和五谷粗粮等慰问品。
如今,为了振兴家乡,建设美丽乡村,他又捐资十余万用于家乡绿化、垃圾治理、路灯修复、烈士陵园环境美化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也实实在在将行动体现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张宏铭 武康恩)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