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山西省河津市按照打造“山西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定位,建阵地、搭平台、抓队伍、强机制、优服务、提质效,聚焦群众需求解难题,突出实践效果创品牌,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县域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在全市形成人人愿为、处处可为的文明实践热潮。
市、乡、村“三级书记”同步发力,中心、所、站、点“四级体系”全域覆盖,党委政府、专业机构和群众“三方联动”,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得动”“盘得活”“有人干”,实现“一把手”主抓、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实践所9个、村级实践站143个、市直实践站18个、实践点4个,并从中确立13个示范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体系”,全域覆盖、上下贯通。河津市广泛吸纳道德模范、乡土文化人才、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加入志愿者队伍,成立1个志愿服务总队,27个专业志愿服务大队,143个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团队295个,志愿者56231人,占常住人口的14%以上,基本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
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河津市对原有的407个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与法治教育服务、健康健身民生服务五大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投入配套经费1000余万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系统管理。该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1+3x”目标考评体系,实行每季督导、半年考核、年度考评,推动形成高效顺畅的运行模式;制定《河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草案)》,健全组织领导、登记注册、服务时长、激励嘉奖、业务培训、运营管理等长效工作机制;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实施、志愿服务站点承接落地的工作机制,将文明实践与群众生活深度融合,将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精准匹配,为文明实践中心有效运转和志愿者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河津市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依需定项,精心孵化,推出“新时代新思想”理论宣讲、“寸草春晖”“全民健身强身健体”“俏红娘”“艺乡约”“耿小二”等十大特色项目,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教育群众,使之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河津市积极探索“理论+文艺”宣讲新模式,组织编排的大型廉政历史剧《贤相裴度》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孤儿亲情缺失、心理失衡等问题,“寸草春晖”志愿服务项目为孤儿量身打造专属服务方案;“全民健身强身健体”志愿服务项目宣传普及足球发展理念,开展足球文化交流,推动河津成功入选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单;在政务大厅成立“耿小二”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组织志愿服务者投身科技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主战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河津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群众点出需求,志愿团队亮出服务”,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把文明实践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薛俊杰 张娟玲)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