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太原:绿色引领 综合治城

发布时间:2021-07-16 14:54:5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15日,太原市“并州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行”走进漪汾苑社区、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小井峪站施工现场、中建西部建设山西有限公司等地,进一步感受绿色发展理念下,太原综合治城取得的显著成效。

老旧小区绿色改造 打造高品质宜居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是最贴近群众的民生,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太原市全市城镇老旧小区3259个,总建筑面积4800万平方米,总户数约62.5万户。为切实做好这项民生工程,太原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统筹实施,着力推动实施集中连片改造,统筹使用资源、设施和空间,整体提升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和城市景观形象,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漪汾苑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纯居民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物业管理不完善,小区楼院墙体老化、房屋漏水、道路破损、地下管网老化、私搭乱建、环境卫生、交通乱象等问题尤为凸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居民改造意愿强烈。

据了解,该社区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从去年4月份起实施全方位的整治改造。整治改造中,漪汾苑社区发动楼院长、单元长、志愿者全面清理各楼座、单元内的小广告6万余条,还动员驻地单位及第三方社会组织出资对小区小广告严重的275个单元进行了全面粉刷,聘用“万管家”全天巡查到位,坚决抑制小广告反弹现象。

在此基础上,拆除小区内的各种违建,对房屋进行节能改造,增加了绿地、凉亭、院落活动室、简易自行车棚、景观廊架等配套设施。经过全方位改造,居民楼、庭院的环境美化了,健身器材、休闲凉亭等也一次性配齐,居民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

为了巩固漪汾苑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为小区居民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漪汾苑社区还进一步深入贯彻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搭建了“党组织+物业+网格长”于一体的红色平台,不断强化党组织在物业服务中的引领作用,想住户之所想,全心全意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居民提供一个高品质宜居环境。

“温馨地铁”绿色施工 引领环保出行新风尚

太原地铁2号线的运营,不仅极大改善了市民出行环境,还全面开启了绿色出行新时代。截至2021年7月13日,2号线已安全运营200天,总客流达2200万人次,日均11万人次至12万人次,日最高客流为21.61万人次,列车正点率为99.96%,各项行车关键指标均优于行业要求。在节能降耗方面,作为山西首条地铁,太原地铁2号线在先进设计手段、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先行先试,大力推动绿色地铁建设。

如今,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工程始于西山矿务局,终于武宿机场,东西向跨汾河,衔接迎泽和武宿两个市级中心以及太原站、太原南站两个铁路枢纽的一条骨干线路,全线长28.737km,计划于2024年12月开通运营。

在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小井峪站施工现场,施工方全面推行了智慧化、标准化工地建设,严格落实太原市环保治理及“六个百分百”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太原市住建系统云平台直接联网。在施工工地出入口公示扬尘治理。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采取密闭措施及时清运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在施工工地内堆存的,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施工工地出入口、主要通道、加工区等采取地面硬化处理措施,在施工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闭式防尘网;重污染天气及时调整土方施工和运输,减少或者暂停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产、作业;严禁使用未安装污染控制装置或者污染控制装置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机械,确保排放标准符合要求。

环保企业绿色发展 实现生产物料“零排放”

位于尖草坪区西墕乡赵家山村的中建西部建设山西有限公司,厂房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据介绍,该厂站采用全封闭设计,实现了无扬尘排放、无噪音污染、无废水废渣排出,做到了生产物料的“零排放”。在搅拌楼边沿安装的喷淋系统,定时对周边10米范围内进行喷淋。同时,每天安排洒水车和人工对厂区地面进行全面冲洗,确保地面湿润,有效降低扬尘。厂区进出口配备龙门洗车机和地式洗车机,自动洗车系统可全方位清洗罐车整体,并配有风干系统,保证车辆进出厂区保持洁净的状态。周边还配有雾炮机,有效抑制扬尘,极大地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环保生产方面,该企业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污浆经过砂石分离机处理,分离后得到的砂、石能够用于后续生产;分离后的废浆经过压滤机处理,既可以得到质地较为干净的清水,用于后续生产,也能够形成饼状废渣,供给周围的水稳站,从而实现对废水、废料的全回收利用。(李程 徐伟)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