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现场

山西布局“十四五”: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1-06-09 16:38: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6月9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主题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专项规划。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侯文一,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省科技厅平台处三级调研员梅栋良,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规划》(以下简称《创新生态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介绍,《创新生态规划》按照工程、平台、主体、人才、成果、治理、文化7个“一流”组织部署任务,着力解决创新课题质量不高、创新平台实力偏弱、创新主体数量偏少、创新成果转化不畅、创新人才结构不优、创新氛围不浓等事关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目标是:力争实现“3个突破5个倍增2个全覆盖”,即到2025年,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超算中心在山西布局,实现三个“零”的突破;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总数倍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含省实验室)数量倍增、研发经费投入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实现倍增;中试基地实现“14+N”个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保持全覆盖。从总体看,实现全省人才规模不断壮大,创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创新文化新风尚基本形成。

此外,规划还着重突出“改革思维”,从改革科研组织方式、强化科研结果导向、突出课题引领性作用、突出科研整体协调性、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出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呈现六大变化。

改革科研组织方式。改变以往“看菜下饭”“矮子里拔将军”的思路,聚焦国家战略和山西转型发展,敢于问鼎科技前沿,精心凝练一流课题,通过一流课题搭建一流平台,汇聚一流团队,引进一流人才,出好一流成果。

强化科研结果导向。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设计,更加聚焦产业,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突出课题的引领性作用。以“三大创新工程”为牵引,融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搭建创新平台、引进人才团队等,突出了主线、主旋律,方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更加突出科研的整体协调性。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项目重要组织者的作用,在全省成立省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实现科技项目有专员全程跟踪,根据课题价值配置科研经费等创新资源,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吸引人才、搭建平台,直到产出成果。

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科研经费使用上,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创造条件推动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E级超算中心破“零”,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保5争5”。重组省重点实验室体系,该摘牌的摘牌,该亮黄牌的亮黄牌,对传统科研机构用三年时间全部改为富有创新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

突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应用导向,聚焦转型发展,解决来自企业、来自社会方方面面急需解决的应用型课题。完善科技成果评估和作价投资模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调动产业化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的科技成果入股定价、合作对价机制。建立畅通的成果转化落地对接机制,完善土地、厂房、基金、政策等要素,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李程 徐伟)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