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日前,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相关发言人介绍了该市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各项情况。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普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市和各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普查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据介绍,晋中市成立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普查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其次,制订实施方案,细化部门责任。第三,做好宣传动员,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查工作的认识。2021年,市普查办将邀请晋中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参加普查宣传活动,印刷了4万余份宣传手册培训教材、技术规范等资料,提高社会对普查的认识。四是组织业务培训,加快工作进程。2020年开展了4次风险普查相关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作会议,并在祁县、太谷、榆次3个县(区)分别组织了县级风险普查宣传培训工作会议,在祁县乔家堡举行了全市风险普查工作业务培训,为2021年普查工作的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在经费保障上,2021年1月市财政批准一期450万元经费用于市级普查工作,随后根据工作需要再行批付财政资金,保障风险普查工作资金的需要。在场所保障上,2021年1月,市普查办将办公场所设在市防震减灾中心,办公场所得到了保障。在人员保障上,涉及的主要工作部门指定专业人员充实到市普查办。同时,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4名专业相近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晋中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工作期限为3年。在工作推进上,采取试点带动全面的工作方式,先行选取灵石、介休、榆次作为试点开展工作,市普查办在工作上给与重点指导,让试点县积累经验,然后全面推广。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