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山西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介绍。
开展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是山西省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重要论述和“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重大举措,是山西省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重大任务,也是山西省提升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卫英慧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年来,省科技厅坚持“根”上改,“治”上破,“制”上立,全面推进科技体制重构、运行机制重建、部门职能重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了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从管理机构向作战队伍的转变。工作实施中,省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重构“小中枢、大布局”的科技决策体制,同时还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重建了从需求凝练—科研立项—评价监督等完整闭环的运行机制,并不断发展创新,重塑服务高效、能力突出的科技行政部门,为工作的扎实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从具体的运行来看,山西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已经呈现出五个新变化。
提升了创新体系新效能。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强化了统筹创新力量和资源的能力。新体制运行以来,全面加强与科技部、企业院校和各地市协调沟通,开通绿色通道,围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需求已经挂牌筹建4家山西省实验室和9家省重点实验室。
构建了科技管理新优势。着眼新型举国体制“山西实践”蹚新路,初步达到了“链接前沿、洞察趋势,体系贯通、多链融合,撬动要素、整合资源”的要求,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科技支撑能力,全神贯注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推动了创新服务新转变。新的内部管理体系,打破了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障碍,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六新”突破,产业科技处室“主战”,服务支撑处室“主建”,形成了凝练一流课题、搭建一流平台、汇聚一流团队和人才、出好一流成果的新模式。
完善了科技监督新制度。新的管理流程,所有环节都有制度,所有制度都有流程,所有流程都有时限,树起了结果导向,压缩了自由裁量权,降低了科技管理风险,有力地优化了创新环境。
激活了干事创业新气象。通过内部管理体系再造,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干部职工精神饱满,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激情和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西能力”。据了解,基于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山西省一方面围绕“四个面向”,聚焦“六新”突破,坚持科技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由省科技厅牵头起草了《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为山西未来五年加快新技术突破作出了整体谋划和布局。另一方面,将坚持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坚持非均衡发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新技术,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转型出雏形提供动力支撑。重点从加快现有成熟新技术的产业化、大力推动研发阶段的新技术进入小试中试、加大科研攻坚阶段的新技术研发力度三个方面发力,力争早日实现技术突破,为产业换道领跑奠定技术基础。
发布会上,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相关负责人就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所涉内容进行了情况介绍。(徐伟 李程)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