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58金融调研数据:我国社保覆盖率达85%

发布时间:2021-01-18 15:45:5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随着平台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新一代求职者在就业观念上的转变,灵活就业快速兴起,按职工数据粗略估算,我国灵活就业的人数高达4.75亿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数约占城镇就业人员的60%左右。

58同程发布的《2019中国县域零工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县域市场有零工收入的人群达到52.27%,35.11%的县域零工工作与互联网相关,“互联网+”类零工在各种零工类型中排名第一。从以上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总数已十分庞大。

灵活就业人员是城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状况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也影响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福利状况。与稳定型就业岗位相比,尽管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更加自由,但工作岗位的非固定性、收入待遇的波动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性也增加了灵活就业人员的脆弱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报告,全球20亿人属于非正规经济体,其中70%在疫情期间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国际劳工组织认为,4亿人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灵活就业人员都属于微弱经济体,即在经济体中地位低、缺少话语权、容易被排斥的经济体,例如小商小贩、生活服务业就业、大龄失业人员等,他们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冲击更直接,面临着资金筹集难、服务保障难、能力提升难等问题。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58同城、58金融等互联网平台发布了《“互联网+”灵活就业群体的金融服务现状与需求》报告。据悉,该报告通过58同城等平台收集问卷样本近五千份,以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交叉分析描绘了“互联网+”灵活就业群体的画像,刻画了这类群体金融服务的特点及诉求,并提出政策建议,以发展和完善面向灵活就业群体的普惠金融。

社保覆盖率高,但保障水平较低

灵活就业群体不直接从雇主处享有五险或者三险一金的福利待遇。尽管如此,调研数据显示,高达85%的受访灵活就业人员都参与了社会保险。对于15%没有参与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价格高”、“手续复杂”、“没有多余的钱购买社保”是三个最重要的原因,可见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受限于经济水平和认知能力被排斥在社保范围之外。

根据目前的政策,由于劳动关系无法确认,他们需要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缴纳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这对于低收入灵活就业劳动者来说缴费负担相对较重。针对社保中的养老保险一项,灵活就业者参与积累制养老金的水平低于处于全职、永久雇佣关系中的就业者。

除此之外,19%的受访者表示“想买但是不知道如何购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的研究曾指出,我国以灵活就业身份来缴纳社保的体系是非常完善的,灵活就业群体真正缺乏的其实是信息或者缺乏相应的渠道,他们不知道如何以灵活就业的身份去缴纳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平台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把劳动者和国家社保体系连接起来,助推灵活就业群体去缴纳社保,进而形成对劳动者的保护。

商业保险覆盖率更低

相比较于稳定就业群体,灵活就业群体的商业保险覆盖率更低。20%的受访灵活就业者表示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而这一比例在稳定就业群体中只占7%。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险在解决“看病贵”问题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如果只参与了社会保险而没有购买任何其他商业保险,那么风险保障并不充足。

在没有参与社保的灵活就业群体中,11%的受访者表示已经购买其他商业保险替代社保。这部分群体具有相对高学历(80%具有本科学历)、高收入的特征(87%收入在5000元以上),因此对风险的认识更加完善,也有能力为自身配备相应的商业保险。而既没有参社会保险也没有参加商业保险或者只参加了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则具有相对低学历(41%具有高中、中专学历)、低收入的特征(76.8%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由此可见,对于为了个人追求从事灵活就业,学历和收入水平都较高的群体,商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社保;而对于生活比较困难、被迫只能从事灵活就业的群体,需要进一步通过提升社保保障水平来提升这部分群体的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商在设计金融产品时,应该对这两部分灵活就业群体区分对待。

在保险支出上,稳定就业人群的支出也高于灵活就业人群。54%的稳定就业人员每年保险支出超过3000元,而这一比例在灵活就业人员中仅占4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保障不及稳定就业人员。

58金融帮助灵活就业群体提高保障能力

为更好地促进灵活就业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满足灵活就业者金融需求,报告建议,适度鼓励平台,利用其数字和技术优势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

58金融副总裁余训培表示,应联合社会主体完善征信体系建设。灵活就业群体征信完善难度大,工作和收入不稳定,需要找到一些行为数据逐步验证和完善征信记录,比如找工作、租房、搬家等。应鼓励金融机构和服务于灵活就业群体的互联网平台合作,找到灵活就业群体的消费场景,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灵活就业群体的消费需求。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目前58金融针对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包括信贷服务和保险产品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信贷服务方面,58金融针对灵活就业群体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信贷服务。比如针对初入社会期的生活日常开支、成家立业期的装修以及养儿育女期的子女教育开支等,都有不同的产品提供。

另外,58金融旗下保险销售公司引入保险公司低保费、高保障的惠民保,帮助灵活就业群体提高保障能力。为保障灵工求职者求职安全、保护招聘企业的权益,58金融还推出了求职保险。针对灵活就业群体设计产品时,58金融充分考虑灵活性,颗粒度很细,时间上可以以天、小时,甚至是签到一个动作为基准,让产品快速生效,满足灵活就业群体需求。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