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业内专家把脉金融科技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8 18:12: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2月17日,“2021第八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暨2020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数字创新金融,科技改变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领导、商业精英、学术代表等齐聚论坛,纵论创新、交流分享、思想碰撞、深度思考,为“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新思路、凝练新模式、引领新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二级巡视员、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富玉以《标准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为题,分享到“十三五”时期,我国金融科技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以及数据交换、安全风控等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标准,支撑了金融科技应用和包容审慎监管需要。在此基础上,以检测认证为手段,推动金融科技标准有效实施。在新时代新阶段,要从四个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一是“政府+市场”并重供给,二是“政府+市场”协同实施,三是提升国际标准参与水平,四是优化金融标准体制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以《数字时代会改变什么?》为主题,分享到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映射数字时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项技术把现实生活包括金融活动映射到数字空间,并在数字空间里面进行各种各样的连接、优化和运算;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力量会发生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应保护弱势群体,提高弱势群体的相对力量;数字化能够有效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定制化和规模化发展结合。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大数据杀熟”等差别定价问题;数字经济可以带来效率提升,组织重造与不确定性的消除,但与此同时也会给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带来很多挑战。

著名经济学家、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以《科技金融创新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为题,分享到互联网数字平台的创新行为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通过完全信息匹配的和优化信用体系的建设,实现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实现供需双方良性及时互动;促进知识扩散,扩大供给;加快创新商业化;发展共享经济。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数字化的平台搭建的基础设施支撑着多个领域的普惠发展;数字化平台带动行业发展、加强扶贫、服务创新创业、推动社会共治共益;数字化平台与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构建了数据时代的软基础设施。对于这些平台的管控,应当扬长避短推动其健康发展,而不能一概否定。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吕仲涛以《以数字化重构赋能银行新业态——工商银行创新实践分享》为题,分享到金融科技在提升银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持续推动银行转型变革,银行业作为科技密集型企业不断催生着行业的自我革新。目前,银行业已进入了4.0时代,即进入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界金融服务时代。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从新的架构、新的技术、新的生态、新的模式等多个方面发力,包括分布式技术体系、企业级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AI全站平台、企业级生物识别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5G智慧银行等研发应用以及构建了API开放平台和金融生态云双轮驱动的开放金融生态体系。

中国光大集团科技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璠以《金控集团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为题,分享到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一是科技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必选项和首选项。二是新一代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成为引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的新战略,人类社会进步正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的标志和历史阶段。三是产品服务全面场景化,形成了平台竞争、生态竞争新的格局。四是数字源生客户的崛起,行为变化都是为下一步的消费升级奠定了良好的一个基础。“十四五”期间,金融业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金融科技赋能的金融业水平,可通过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在线获客精准化,客户交互的远程化,业务接入场景化,金融体验虚拟化,业务风控智能化,开放生态平台化这“七化”来构建发展格局。

中关村银行执行董事、行长杨新军以《打造真场景金融 建设新科创生态-中关村银行特色发展之路》为题,提到投贷联动和场景智慧金融中关村银行两个主营业务方向,未来场景金融将成为金融与科技充分融合的最佳试验田,塑造场景金融业态需要几个要素:第一,寻找场景的能力,场景即流量,深刻寻找产业链供应链入口,实现按需定制。第二,信息化开发的能力,需要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充分融合,通过场景交易信用进行信息数据分析、建立模型,逐步转化为金融数据。第三,将金融数据转化为金融资产,通过植入金融工具,解决金融需求。最后是通过一个场景形成标准化的服务模式,进而形成一个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将场景金融逐步渗透,最终建立起基于场景的生态圈。

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金融科技人才专委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钟以《助力监管科技创新的区块链体系结构研究与实践》提到,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是伴随而生的,监管科技是为了更加有效和更高效的来解决监管与合规要求的一种新的技术。区块链应用于监管和治理,经历了从对抗监管到主动合规的路径。面向监管的区块链体系结构的研究和设计,重点是如何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形成监管者和受监管者对象之间共享数据记录和监管的相关信息。用链不等于创新,上链也不等于合规,对监管者来讲要监管科技引领,跟上创新的步伐,提高监管的水平,以链制链,来连接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以《数字化时代的开放金融变革》为题,提到数字化变革,归根结底希望利用数字化手段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内在的矛盾。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相匹配,关注的重点在于技术、监管与客户偏好。在数字化时代,数字金融最核心的是开放,在开放过程中需要明确四个方面:一是能否提高金融效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能否补足短板,三是能否保障金融安全,四是能否发挥价值外溢作用,在社会收入分配方面带来更多贡献。

据悉,本次论坛由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海淀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