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大同水文:精铸特色品牌创优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7 09:35:08 推广 来源:山西日报

抓好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省水利厅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建立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党组织活力,引导党员干部奋发有为,为推动山西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建忠将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大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党支部作为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走进基层党支部,了解基层党员干部情况,解决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打造“党建品牌”,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作用,推动全省水利系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大同水文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己任,紧紧围绕“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党建模式,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联系更加紧密,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更加显著,有力推动水文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集体一等功”、水利部“水利系统基层单位文明创建案例”、省直和市级“文明单位”、“省水利厅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先进单位”、大同市和朔州市“防汛先进单位”等荣誉。

夯实基础 凝聚奋进力量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大同水文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支部建设全过程,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一句誓言、一生作答”集中学习教育;结合水文行业特点和基层测站党员分散等现状,创新学习方式,建立集中学习“大课堂”,活跃交流讨论“小课堂”,打造职工自学“微课堂”,深化网络学习“方便课堂”;印发学习口袋书,开启“党员轮流当老师”的学习新常态,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

二是注重强基固本,建设规范型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和专职党务干部,吸纳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建立健全5类制度,规范6类档案,建立8本台账;创新载体力促“三会一课”提质增效,用好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利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的政治生态;以更加严密的组织体系、更高质量的组织生活、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扎实推进党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成为引领党员干部的“大脑中枢”。

三是构筑人才高地,建设奋进型党支部。深入红色基地、开展道德讲堂、加强志愿服务、学树先进典型、丰富文体活动、深化文明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构建“领导导学、科室讲学、培训研学、活动比学、青年践学”的“五位一体”培养体系,营造“讲政治、学技术、钻科研”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在奋进中体现水文人的使命与担当。

品牌创建 提升文化内涵

“心中有品牌,党建有力量。”大同水文通过探索新模式,挖掘新载体,打造新阵地,狠抓“品牌创建”,创新思路举措,形成独具水文特色的支部工作体系,使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更加显著。

一是创新党建模式,为品牌创建树牢“新航标”。实践中探索出“11145”水文党建模式,即坚定一个目标: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坚持一个统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贯穿一条主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相互促进;推进四项抓手: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支部建设、提升基本能力、夯实基础工作;做到五服务五践行:服务防汛抗旱减灾,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服务水生态水环境修复与保护,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服务涉水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管理,践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补短板强监管,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服务社会公众,践行人水和谐。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为品牌创建厚植“新土壤”。精心打造党建中心暨党性教育基地,围绕“党性教育、党建引领、学思践悟、学习践行”,运用长廊、展厅以及数字化、多媒体等展陈手段,集中展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成果,构筑成了集“党性教育、学习交流、思想宣传、文化培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党建阵地,使党员干部在情理交融、虚实结合中筑牢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推动工作实践。

三是丰富工作载体,为品牌创建注入“新活力”。着力推进智慧党建,自主研发“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党建查询检索智库,一站式延伸党建触角,数字化管理党建资料,可视化展现党建成效;与建行大同魏都大道支行结对共建,学习全省先进,实现共建共创、优势互补;与大同市人民检察院签订“不忘公益初心,牢记服务使命”合作备忘录,在净水联合行动中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以党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

业务融合 做实水文篇章

“党建强,则事业兴。”大同水文认真贯彻落实省水利厅党组、省水文总站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在理论联系实际中促进业务融合、增强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中充分发挥水文的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

一是服务防汛抗旱,当好“排头兵”。党员干部坚守基层测站、冲锋测洪一线,狠抓“防汛备汛、测验质量、情报预报、应急响应”四个关键环节,千万数据中牢铸防汛长堤,争分夺秒中保障人民安全,牢牢筑实防汛抗旱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二是助推生态保护,做好“监督员”。十几年栉风沐雨、不负重托,担负山西向首都输水监测任务,有力保障首都用水和水源涵养;主动担当桑干河生态补水水量水质同步监测任务,为打造京津冀绿色生态廊道和美丽山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惠及社会公众,服务“大民生”。积极开展地表水重点水质站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调查监测、区域地下水动态监测,编制水资源评价、保护与配置规划,水资源公报、简报等,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精细化、多样化、产品化的服务成果,充分发挥水文的基础支撑作用,服务社会民生。

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大同水文将在省水利厅党组和省水文总站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公益初心、牢记服务使命,积极探索“紧随时代发展、体现水文特色、富有实际成效”的党建创新与水文改革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