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 通讯员 落海鹰)村民全部住进楼房、村民福利待遇提高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建成了、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了……近年来,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张寺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农业无粮可收,农村无地可种,农民无事可做”,这是张寺窑村曾经被人戏称为“三无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张寺窑村党支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激发党组织活力,让群众致富“有靠山”,千年古佛脚下落后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
村党支部先后筹资高标准、规范化建设了支部活动阵地,使党员活动、办公议事、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信息交流有了像样的“家”。建立了村干部值班制度、“党群议事会”制度、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监督工作法,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通过一系列的变革,村班子内部风气正、人心齐,党员群众气顺了、心静了,发展生产挣票子、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张寺窑村党员群众的主基调。2019年,张寺窑村被大同市文明委评为“精神文明村”,村支部书记刘平也多次被评为大同市“优秀党支部书记”。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这么快,主要是我们有个好班子、有个好书记。”张寺窑村党员群众对村“两委”班子一致评价。在党支部书记刘平眼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不仅仅要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还要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为此,村党支部号召“打赢创业致富攻坚战,党员必须顶上来”,结合党员服务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评星定格等活动,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发展好的党员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为发展能力弱的群众制定发展计划、监督计划落实,并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执行。
不仅如此,近年来,村党支部大力推行“三建四关心”党内关爱机制,逢年过节,支部一班人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并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制定了村规民约,组织开展了建党周年庆祝、“婚育新风进万家”、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奖励十佳创收户等活动,既宣传了党的政策,又为群众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逐步形成了淳朴勤劳诚信的民风和积极上进的村风。
如今的张寺窑村百业兴旺,村党支部坚持拓思路强动力、调产业促发展、树形象聚民心,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十足,正在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