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脱贫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是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重要工程。10月22日,在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晋中市住建局副局长许恒平介绍了全市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及搬迁人口情况。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山西省下达晋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26426 人,完成 26566 人。为全面完成好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坚持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协同并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步跟进、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互保共进、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统筹齐抓,着力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战完胜攻坚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全市完成搬迁任务 26566人,10962 户。从安置点建设来看,全市共有 33 个集中安置点,其中新建集中安置点 24 个,既有小区安置点 9 个。从安置人口看,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2909 人(9436 户),同步搬迁3657 人(1526 户)。从安置方式看,集中安置 24545 人 10166户,分散安置 2021 人 796 户。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部实现分房到户、钥匙到手,搬迁入住。
加强政策支持指导。晋中市先后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性文件,实行 “双组长”统筹推进工作机制,成员由发改、住建、扶贫、财政、规资、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按照搬迁人口“80%进城、其余进镇”的总体规划,实施以县城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小区安置为主的“三为主”安置模式,明确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尤其是在项目建设的规划选址、设施配套、质量安全、手续办理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详细的指导意见,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健康快速推进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强化规划选址管理。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了较好的结合补充,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心集镇、工业园区等,全市搬迁进城比例达到 80%以上,集中建设的 24 个安置点,有20 个选址在县城或中心集镇,实现搬迁群众同等享受迁入地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管理服务。
优化安置点建筑风貌设计。建立市、县两级易地扶贫搬迁村镇集中安置点建筑风貌设计专家与驻村工作队长(队员)联合定点联系制度,对安置点项目优化了建筑色彩、建筑造型、建筑小品、小区绿化等建筑设计施工风貌,突出晋乡晋土建筑风韵。
严格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把严守安置房质量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四制”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立七方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33 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实现竣工验收或经第三方安全验收,确保搬迁群众住上安全放心房。
集中安置点如期交付完工使用。“十三五”时期全市26566 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除 2021 人 796 户分散安置外,其余全部在集中安置点安置,新建安置房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全市上下严格落实“三个清单”措施要求,各项目县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落实进度计划,安置房建设及配套设施(28 个卫生院所室、20 个中小学校、15 个幼儿园、24 个活动室、22 个文化广场和 36 个社区服务站)全部按期完工。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