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9月17日,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晋中市体育局在完成省体育局下达3300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自行加压,力争在2020年底完成3580公里建设任务。截至2019年底,晋中市已累计完成健身步道2980公里,位居全省第一。8月底,在新增的600公里任务目标中,全市已完成565公里,完成率超90%。
随着晋中市健身步道建设快速推进和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持续增加,截至2020年8月,数据统计显示,晋中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6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
晋中市体育局副局长程元晋详细介绍了该市健身步道建设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科学布局、统筹推进。在健身步道的建设上,晋中市体育局本着“自然、健身、休闲”的建设理念,整体布局上,以榆次、太谷两区为重点,“举龙头、带两翼”,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健身步道建设任务。即:以榆次、太谷两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东山五县、平川四县两翼的发展。其中,榆次区作为市城区,借助市城区公园体育设施提档升级项目,以融合性、智慧型健身步道建设为主,重点打造了潇河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乌金山森林公园健身步道等多个亮点工程,全面提升市城区健身步道档次水平,更好地为城区市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太谷区以县域旅游发展为契机,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将健身步道建设融入当地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居民健身提供便利,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东山五县充分利用太行山晋中段天然的地理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以户外登山步道为主的健身步道;平川四县以旅游景区资源为出发点,进一步丰富景区景点文化旅游元素,积极推动“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旅游发展,扩大体育消费。
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晋中市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把健身步道作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器,不仅成了老百姓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硬性指标,更是成为“振兴乡村”“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昔阳县按照“山水统筹、城乡一体”的原则,以“步道+景区”、“步道+园区”、“步道+村落”的发展模式,打造“一核一圈三区四线多环”的登山健身步道系统成为全省健身步道建设先进典型,2019年全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昔阳县召开,2020年新年伊始,昔阳县成功承办了“中国体育彩票”2020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华北区域主会场暨山西·大寨虎头山迎新年登高活动,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有关领导,亲临晋中与3500余名健身爱好者用登高的形式,喜迎新年到来;介休市在张壁古堡景区打造25公里的木桩步道、自行车道,并设置拓展训练区,将沿线的传统古村落、自然风景、水库、古堡串联成线,打造介休后花园,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集结地,也成为户外体育赛事胜地,举办了山西省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和顺县利用太行山自然资源优势和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的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经典的徒步、健身旅游线路,并连续举办了四届太行山森林旅游健身步道徒步大赛,来提高和顺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榆社县把健身步道建设在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把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吸引到营地和小镇中,促进体育消费,辐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育实践走在全省前列。
创新机制,融合发展。健身步道不仅要建起来,还要切实用起来,加大对健身步道的大力宣传,吸引更多人上健身步道健身锻炼,形成广泛的健身热潮。同时,通过创新健身步道的建设以及运营理念,丰富健身步道的使用方式,提高利用率,拓展产业业态,推动健身步道与休闲产业的互动融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下一步,晋中市将在东山地区依托地处太行山的山地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健身步道建设,推广登山、徒步、骑行、露营、拓展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打造具有晋中特色的精品山地户外路线、赛事活动和旅游产品。积极推介打造昔阳、和顺、左权、榆社以太行山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太行•绿色家园”主题自驾车精品路线;平川地区主要围绕108廊带,推介打造以人文景观和晋商文化为特色的“晋商故里、财富之旅”主题自驾精品线路。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