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大同云冈区:“大家都富了才叫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9-04 13:00: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杨纪斌,63岁,个头不高,皮肤黝黑,说起话来略带些气喘,但这个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南湾村人的经历不寻常。

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个小伙子的他因为头脑灵活,干事勤快被村民选为村主任,干了几年后又被乡里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西韩岭乡又把他调到乡里当起了灌区管理员,一干又是七八年。期间,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20万元购买了一台冲击钻,承揽打井、修水利等工程,一路滚雪球式的发展,杨纪斌发了家也致了富,不仅在城里给儿子女儿买了房,而且还在儿子开的公司当起了顾问,早早过上了小康生活。

闲下来的杨纪斌刚开始觉得自己不用再到处跑业务受累,忙了大半辈子也该享受享受生活了,但看到南湾村村民现在的生活,他又坐不住了。

西韩岭乡南湾村位于云冈区东南角,共有耕地2280亩,住户158户,户籍人口326人。多年来村民都以传统的耕作方法种植玉米,虽然全村没有贫困户,但收入增长幅度小,人均收入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政策不断放宽,农村惠农政策也都落实到了家家户户,全村的生活水平在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几年来,通过村“两委”干部的不断努力,依靠上级政府对农村土地的整体开发,打机井、修水渠,村里有近20户农民种植了露天蔬菜,近30户村民种植了糖甜菜,之后又增加了小西红柿,种植这些高效经济作物与种玉米比,每亩地收入增加了将近3.5倍。由于是近郊,村里以及周边的土地流转给其他乡镇建起了蔬菜大棚,使村里的闲散劳力有了打工的机会,除去上学的学生,全村男女老少这两年都争先恐后地在周边打工,每家每户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是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却没有发展。

今年3月全市启动了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市委编办的刘志文经云冈区委组织部建议,被正式任命到南湾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来到村里后,调研、走访成了他的日常。在与杨纪斌了解情况时,两个人想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想法不谋而合。杨纪斌说:“我有多年创业的经历,比起村里其他人致富要早,能起到带头作用。现在又有刘书记的大力支持,相信我们一定能改变南湾村的面貌。”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湾村人,只有全村人都致了富,那才是奔向了小康。趁我还能干得动,我就不会闲着。”这些天,杨纪斌和刘志文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研究方案,下一步他们将吸引外资和人才,掌握好政策方向,利用党对农村的优惠政策,围绕农业、水利、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农家乐等方面逐步做文章,全力带领村民建设小康村。

(宋芳 刘利峰)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