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保德林遮峪遗址发现龙山时期石城重要遗迹

发布时间:2020-08-18 09:12:56 推广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日报讯(记者 孟苗)8月1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考古成果,该院考古队在保德县林遮峪遗址新发现一段残长约140米的石城墙。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俊称,新发现的龙山时期石城等重要遗迹,其内涵与时代,和黄河对岸陕西石峁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时代颇有几分相似。

林遮峪遗址位于保德县林遮峪乡林遮峪村村南堡梁台地的最前端,紧邻黄河,是黄河东岸一处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表遗物丰富,但是遗址保存一般。1971年,因在遗址内发现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青铜器30件,引起学界关注。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对该遗址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试发掘,试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在遗址周边调查,发现面积不等的同时期遗存4处。为实施和推进“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自2019年6月起,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再次对林遮峪遗址进行发掘。

从现场发掘情况来看,林遮峪遗址所在台地南北均为自然冲沟,西邻黄河,地表可见有夏商、龙山时期陶片,东侧现存一段残长约140米的石城墙。本次发掘,考古队紧靠石城墙共布5×5米探方20个,发掘面积545平方米,发掘灰坑6座,墓葬13座,发现有猪下颌骨及卜骨,出土有随葬绿松石项饰1串、铜泡1件、铜耳环2件,推测时代为龙山晚期到夏、商时期。同时,在发掘区的西部,还新发现一段窄石墙。地表现存的一段残石城墙,位于遗址东端,呈东北——西南走向,暴露地表残长约140米,从解剖情况来看,石城墙局部向东南倾斜倒塌,其余保存较好,石城墙利用自然石片或石块垒砌而成,中间用土石填筑,目前未发现基槽及护坡。

王俊称,林遮峪石城始建于龙山早中期,废弃于龙山晚期,夏商时期基本上已经失去防御功能。至于石城墙结构、遗址聚落布局及墓葬年代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