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个咨询电话到20吨小米装上货船,短短三个月,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签下了公司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出口订单。如此迅速达成购销合同的背后不仅仅是“沁州黄”的品质,还有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对山西小米产业的提升。
20吨小米即将到达加拿大
彭丽莎站在小米生产车间,心里默数了一下,“7月25日起航,十天了,估计应该快到了吧。”她说的是山西沁州黄小米今年出口加拿大的第一批货运情况。作为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公司销售部人员,彭丽莎今年4月底接到了加拿大AFOD公司的咨询电话,了解沁州黄小米的情况,5月初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田镇便来到位于沁县的沁州黄小米集团进行了考察。“这个事进行的挺快的,对方先后来了厂里3次,5月来考察,6月4日就与AFOD公司签订了加拿大销售总代理的合约,正式授权AFOD公司负责沁州牌沁州黄小米在加拿大市场的出口贸易。根据出口需要,公司加班修改了一批专供出口的包装,在与对方沟通确认后,就马上投入生产,包装生产和小米生产在一个月之内就都顺利完成了。7月19日按照合同,第一批20.8吨的小米启程,发货到天津港,根据时间安排7月25日从港口出发,8月10日左右就到加拿大了。”
“沁州黄小米5年前就有加拿大的业务,是由北京一家公司负责的,但是量小。这次是一家在加拿大的华人公司,老家就是山西祁县的,对山西各地小米的品质也非常了解,根据代理合同,今年这家公司对沁州黄小米的采购量达200吨,这也是沁州黄出口历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次。以前除了加拿大,还有波兰和澳大利亚也都有咱的小米,不过全部出口量加起来也就三四吨左右。”从沁州黄小米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温秀伟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次沁州黄小米的出口量相对往年是巨大的。“出口加拿大的小米,全部都是500克真空包装,价格依然是国内出厂价。听对方公司说,小米在加拿大的超市经常断货,应该是销售的还不错,据说还有计划销售到美国的超市。”
“我们所有销售的小米,都是根据销售商需要才脱壳加工,这样能保证小米的品质。”储存谷子的恒温冷库常年维持在零下1℃到2℃,尚未脱壳的谷子整齐码放在库房里,有销售商提货时,再根据所需数量把谷子加工成小米。“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小米的水分以及营养元素不会流失。”沁州黄小米集团的办公室陈主任带着记者参观了谷子储存库以及小米加工车间。加工车间与谷子储存库有通道相连,可直接将谷子从地下一层的库房提取到生产车间,经过去除砂石、杂质、重金属,经过两道去壳、四道精碾、两道色选等13道加工程序,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小米便包装下线了。
“公司的小米在到达天津港后,对方的公司会进行质量检验,目前已经全部通过检验,而且根据合同要求,产品检验合格后的三天,对方支付货款,现在已经到账了。”彭丽莎笑嘻嘻地说,“等着小米到了加拿大,再了解一些反馈的消息”。
沁州黄已突破“三不禁”
“沁州黄”是山西小米中知名度很高的地域品牌,皆因当地的环境适宜小米生产,加之这里生长小米品种较为特殊,离开这片土地便无法很好地生长,明清两代,沁县所产的“沁州黄”小米一直都是皇家的贡品。
上世纪70年代,沁州黄小米种植生产不佳情况,得到了省农科院的高度关注,后成立科研小组,毕业于山西农大的耿聚萍主动搞起了沁州黄谷子的新品研究。通过八年的悉心研究,打破了沁州黄谷子“不能下山、不能高产、不能施肥(化肥)”的“三不禁”论。
上个世纪90年代,“沁州黄”小米成立公司,正式从农户种植转变为公司化运作。2017年之后,得益于山西省政府推行的“山西小米”品牌战略建设推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实现销售业绩提升20%-35%,2020年上半年,在出口上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也是山西小米品牌建设的成效显现。
山西小米集体闯天下
小米从七千多年前就开始在黄土高原上开始种植,就成为这里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口粮。山西谷子不仅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居杂粮作物之首,山西谷子种植面积常年达300350万亩,占全国的1/10,小米产量占全国的1/ 8。“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朱砂红”……这些都是山西小米中有口皆碑的品牌。
为了提高山西小米市场占有率,2017年8月31日,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自此,山西所产的品相俱佳的小米便被统一冠以“山西小米”的商标,“山西小米”成为一个由政府主导和建立的带有强烈地域标志的商品。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组建了“山西小米”产业联盟,成立了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和山西小米运营中心有限公司,开始了全面推广“山西小米”这一区域品牌。山西省粮食局局长王云龙说,“建立‘山西小米’品牌、建立小米产业联盟、组建小米运营中心,以及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是要让山西的小米从‘好米’变‘名米’,‘名’卖‘好价’。到2020年建立30万亩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优质的‘山西小米’产量要突破1亿斤。要以小米品牌建设带动全省杂粮产业发展,为山西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增加助推力。”
小米市场不断扩张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是“山西小米”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董事长王耀武是小米产业联盟首届轮值主席。他介绍,“自2017年‘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启动以来,公司组建了沁州黄集团小米产业化联合体,联合7家公司、18个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和部分谷子种植大户,实现了联合体内各方的优势互补和利益融合;建设了1000亩有机旱作集约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机械化高效植保、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耕、种、收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和示范,并探索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艺相结合的有机旱作制度,大力推广宽垄密植半精量播种、宽窄行交叉种植和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等先进旱作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谷子基地60000亩,带动农户近20000户,并通过基地带动、金融扶贫、安排就业、物化投入、村企联合、特困救助等形式带动贫困户3238户,直接经济收入1500余万元,户均4700余元。经过三年发展,如今,沁州黄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山西小米”品牌的持续宣传,小米“联盟”成员企业在全国许多省会城市召开了专场产品推荐会、品鉴会、展销会。山西小米的销售随之进入了中石油、中石化、永辉超市等市场渠道,并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
“沁州黄小米的销售业绩也连续两年以近30%的速度递增。公司还联合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农科院、天津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发了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食药同源产品和小米方便粥等产品的开发力度。”王耀武说,“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成立了现代化水平的品控化验检测中心,主要为生产营养小米粉提供检测保障。咱们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小米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的婴幼儿营养小米粉。”
延伸小米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的种植农户增收致富,山西小米的品牌扩张之路已经迈出娘子关,由北方进入了南方市场,而且漂洋过海,走出了国门,希望山西小米的醇香能吸引来更大的国际市场。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