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许多京剧老“票友”都记得,江西省京剧团的国粹大舞台“南昌剧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票难求的热闹场面。可谁又能想到,时隔30多年后,这座在演出时常常人满为患,晚来者只能站在最后排踮着脚看戏的南昌剧场,会出现“台上演员比观众人多”,甚至“空场”的尴尬场景?
“可以说,‘京剧星期六’不仅救活了剧场,而且还让我们演员有了更多‘粉丝’,让我们的折子戏有更多人懂得欣赏了。”江西省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副经理肖樟根说,自从南昌剧场在2014年底推广“京剧星期六”,让喜爱京剧的广大票友扮相上台与剧团专业演员同台演出后,光“星期六”舞台一年创收就达24万元。
京剧专业演员和票友同台演出。
专业演员手把手教学生京剧舞台动作。
尴尬
◎13家专业京剧团仅存3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因为样板戏盛行,不仅南昌有省、市两级京剧院团,省内其他设区市,甚至武宁县县城也都全部拥有专业京剧团。掰指算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旬,全省光国有京剧团就有13家之多,而且全部都还有专门的演出剧场。凡有剧目上演,各剧场门庭若市。
随着多媒体信息化日新月异,人们的艺术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剧场和影院。同时,又由于京剧艺术的程式化、韵白等表演艺术的欣赏难度,国粹京剧的观众逐年流失,部分剧场甚至“门可罗雀”……演出市场的萎缩,直接导致绝大部分京剧专业剧团的关、停、并、转。
“时至今日,除省京剧团尚可艰难运转,余下就只剩南昌市京剧团和景德镇市京剧团两家专业剧团了。”肖樟根说,专业剧团数量锐减不说,而且演出乃至经营状况都是在勉强维持。“牌子虽在,‘皮簧’、锣经已悄然无声。”
◎演出现场观众还没演员多
坐落在南昌闹市区民德路339号的“南昌剧场”成立于1953年2月1日,它自江西省京剧团成立以来就一直是团属演出基地。在南昌剧场成立后60多年的岁月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赵燕侠、王蓉蓉等众多京剧名角都曾相继在这里登台献艺。
“当年,我们省京剧团每年都要排演大量传统和现代京剧剧目。每逢演出,全场爆满、一票难求!”肖樟根回忆当年演出盛况时一阵唏嘘。那时的省京剧团名角荟萃,令南昌剧场不论是演出质量还是经营收入,都独占鳌头。
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南昌剧场就走上了“下坡路”。特别是在2012年江西省直剧团实行“转制改企”后,省京剧团的一大批演职员提前退休,演出队伍呈现行当不全、人手不齐的窘状……现在,省京剧团全团演员只有20名。南昌剧场的座位也由原来的2000多个,缩减到500多个。
“这种情况就是演戏没人看,演员白出汗!”肖樟根介绍,2006年开始,南昌剧场的演出票价大幅降低,最低时票价只要20元/张。然而,这么低的票价,哪怕是剧团“名角”演出,每场演出卖出的戏票都没有超过20张,甚至于几度出现“台上演出的人比台下看戏的人多”的尴尬场面。
改革
◎“名角”搭班 “票友”唱戏
2014年,面临改革转型的南昌剧场曾经对市场作了一次详细的调研统计:南昌市目前有省、市以及老干、南大、师大、铁路、各社区等京剧票协30余家,全省各市、县有100多家京剧票友协会,全省的京剧票友、戏迷更多达5万余人。
“京剧作为‘国粹’,观众基础相当深厚。能不能打开京剧演出市场,关键在于如何把观众重新吸引回来。”2014年11月15日下午2时许,20多名京剧“票友”第一次登上南昌剧场舞台,在省京剧团的几名专业演员的带领下,带妆上演了一出经典折子戏,正式拉开了南昌剧场“京剧星期六”帷幕。
“所谓‘京剧星期六’,就是以收费的形式让观众自愿报名,在每周六的下午与团里的演员一起演出经典折子戏。这样一来,既能够解决演出观众稀少的难题,又能让广大京剧爱好者有一个展示的舞台。”肖樟根介绍,报名的“票友”年纪大的已过花甲,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
从“京剧星期六”模式推行开始,就吸引了南昌乃至全省及周边省份的京剧爱好者参加。而像省京剧团张丽欣、孙振等几位主要演员,也因此拥有了一大帮“票友”……
从2015年开始,南昌剧场靠每周一次的“星期六”演出,每年收入就至少有24万元。
◎推动南昌京剧走向繁荣
3年多来,南昌剧场通过打造“京剧星期六”经营模式,逐渐焐热了市场,吸引了众多戏迷,同时也让省京剧团的演员们终于找到了演出的感觉。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在‘星期六’的基础上打造专业版‘星期天’模式。”肖樟根说,尽管“京剧星期六”的创收节节高,可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剧场扭亏为盈,更是要让“国粹”精髓有更多人懂得欣赏。
届时,省京剧团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略,延请全国知名京剧演员搭班,在今后的每个星期天,乃至周一至周五,在南昌剧场上演京剧经典,南昌的京剧市场将从此真正走向繁荣。(江南都市 报)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