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广西融水:依托“旅游+”扶贫路子多

发布时间:2017-12-23 15:10:56 推广 来源:中国旅游报

斗马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深受群众喜爱,随着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今,斗马成了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就会在县城民族体育公园和各乡镇上演,吸引了很多游客,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融水近年来积极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给予贫困村(屯)、贫困户大力支持,探索出多条旅游带动脱贫的路子,在农民增收、劳动就业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

  融水县因地制宜,深入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旅游+农业产业”“旅游+金融扶持”“旅游+互联网”等多种模式,带动8000多人通过发展特色种养、观光休闲农业、电商微商等实现增收。

  在“旅游+金融扶持”方面,柳银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龙女沟景区周边的荣地村、荣塘村、东田村发放乡村旅游支农性贷款近1000万元,每户直接或间接带动从业人员5到10人,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户均增收达4万元左右。此外,政府还协调金融部门通过联保信用贷款,林权、资产抵押,政府贴息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万到50万元贷款。

  在“旅游+互联网”方面,融水县创业协会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仅贝江村通过电子商务月销售土鸡、鸡蛋180万元以上。

  在“旅游+农业产业”方面,融水七彩农场采取通过“旅游+生态农场+特色农业”,使生态农业观光与生态休闲旅游融为一体,整合流转46户近300亩土地,连片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生态农场,两年来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收入800多万元,创造就业岗位近100个,带动37户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农家乐107家,旅游产品企业和商户达160家,“十三五”期将带动贫困户4000多人脱贫致富。

  融水县还实施乡村旅游奖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发展,对聘用贫困户劳动力的旅游企业给予奖励扶持。如通过“公司+绣娘+旅游产品”的模式,对融水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扶持,吸纳150多名留守贫困妇女参与苗绣旅游产品生产,直接带动了贫困留守妇女脱贫致富。

  为了改变乡村旅游点小、散、弱的局面,争取更大的扶贫效益,融水县整合资金,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带。2013年以来,整合部门项目资金5亿元重点打元宝山旅游扶贫示范带。2016年,该县整合8000多万元,重点打造环元宝山特色乡村旅游和自驾游线路,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屯),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或旅游带。今年,该县又引入柳州市文旅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打造环元宝山旅游带。

  为切实鼓励旅游扶贫,融水县还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发展乡村旅游。对民营企业乡村旅游投资达到相应规模且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3年内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并在旅游项目上给予50万元以内的资金扶贫;对录用贫困户做劳动力并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旅游企业,每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的(以扶贫口认定为准),给予企业2000元的奖励;对采取“旅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或者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森林人家乡村旅游的,也给予相应补助。

  据统计,2016年融水全县旅游扶贫投入6642万元,通过旅游脱贫4316人,覆盖全县20个乡镇。2017年旅游脱贫目标人数达到全县计划脱贫总人数的25%。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