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孙格格 报道)到 2022 年,计划建成 1 万处 5G 基站,打造 5 个智能工厂、60 个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培育至少 5 家人工智能产业链规上企业
4 月份以来,以 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 " 新基建 " 相关平台和项目不断落户西海岸新区。
4 月 10 日,在西海岸新区 AI+ 实体经济产业加速中心暨讯飞未来港联合共建签约仪式上,4 家企业与科大讯飞合作成立大企业联合创新中心,8 家标杆企业入驻讯飞未来港。
4 月 15 日,西海岸新区与富士康科技集团 " 云签约 ",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该项目将用于封装目前需求量快速增长的 5G 通讯和人工智能等应用芯片。
4 月 16 日,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国广电 · 青岛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 5G 高新视频产业云平台等四大影视产业平台。
……
华为、富士康等企业纷至沓来的同时,新区出台《推进 5G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 年)》等系列政策与之 " 呼应 "," 新基建 " 在这个国家级新区正 " 风生水起 "。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扩大有效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该区已梳理 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8 个,总投资 90 余亿元。
作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肩负着经略海洋、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战略使命的西海岸新区,正抢抓 " 新基建 " 风口,发力 5G 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示范引领,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用工业互联网大平台为制造业赋能提质
明亮、洁净的生产车间内,各式智能机器人进行着炼胶、敷贴和成型等作业,各条生产线之间全部通过桁架机器人、智能 AGV、RGV 机器人相连接,工人只需根据 APS 高级排产系统排出的用户订单生产计划进行关键工序的确认和调整……这是记者在双星轮胎 " 工业 4.0" 智能化工厂内看到的一幕。
作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双星集团 " 工业 4.0" 智能化工厂成为新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典范。
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西海岸新区正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制造业提质增效。
据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介绍,截至目前,新区累计认定青岛市工业互联网 "555" 项目 77 个,其中互联网工业平台 3 个、智能(互联)工厂 12 个、数字化车间 21 个、自动化生产线 41 个;认定 " 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 + 人工智能 " 项目 8 个,2020 年进入 " 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 + 人工智能 " 公示项目 12 个;认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18 个、山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28 家。
改造力度日益加大,解决方案服务商也正不断 " 扩员 "。目前,新区集聚了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青岛蓝鲸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研院、天河智能制造研究院等 34 家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服务商优质服务的 " 加持 " 下,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青岛蓝鲸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国家首个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 " 项目;赛轮集团是国内轮胎行业唯一一家 "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 ",率先搭建 5G 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已实现对 95% 的设备数据采集,效率提升 30%;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定制平台汇集 3000 余家客户、1000 余家设计院、100 余家专业机构实时在线交互,实现定制订单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交货期缩短 33%。
为了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信息产业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对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给予奖励扶持。今年,新区又将工业互联网的目标提高到了创建 15 个以上青岛市工业互联网 "555" 项目,并提出到 2022 年打造 5 个智能工厂、60 个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建成 5 个以上人工智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平台。
华为、富士康等企业纷纷 " 落子 "
西海岸新区胶州湾东路 2566 号,是国家广电总局在国内唯一布局的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中国广电 · 青岛 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所在地。在这里,5G 高新视频产业正在快速集聚发展,世界级 5G 高新视频产业集群高地呼之欲出。
4 月 16 日,该园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 5G 高新视频产业云平台、中国影视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影视数字化 +4K 修复中心和 5G 高新视频联合创新中心。" 通过构建融合、云化、开放的 5G 高新视频产业云平台,将快速构建基于影视工业化标准体系的影视制发云、影视修复云和 5G 高新视频联合创新中心。" 华为中国区传媒业务部总裁蒋中平介绍说。
" 我们正与华为、三维六度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以建设国内首个影视工业化全流程体系的云制作平台为引领,集聚整合影视全产业链优质资源,提供拍摄、制作、渲染、传输、发布等全链条、全流程的专业化影视制作云服务,推动中国影视工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速。" 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鲁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只是华为,一天前的 4 月 15 日,这个国家级新区刚刚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开展了 " 云签约 ",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该项目将运用世界领先的高端封装技术,封装目前需求量快速增长的 5G 通讯和人工智能等应用芯片,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2021 年投产,2025 年达产。
华为、富士康等企业纷纷 " 落子 ",与新区在 5G 领域的抢先布局有着很大关系。在 " 新基建 " 项目诸多领域中,5G 网络建设是重中之重,狠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则一直是新区的工作重点之一。截至目前,新区通信基站共建设 2893 处,其中 5G 基站 1812 处,占全市 5G 基站建设总量的 22.6%,累计投入约 9.5 亿元,建设数量居全市第一。
近期出台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 5G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 年)》中,更是明确了该区三年建设规划。即2020-2022 年,计划建设 5G 基站等基础设施 10000 处。其中,2020 年计划建设 3000 处,将实现城区、各大功能区和产业聚集区 5G 信号的连续覆盖;2021 年计划建设 3000 处,实现城区重点区域和产业聚焦区的 5G 信号深度覆盖;2022 年计划建设 4000 处,实现全区 5G 信号网络全覆盖。
抢先布局数据中心、人工智能
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是 " 新基建 " 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在这一领域,西海岸新区已抢先布局。
落户于新区的中国电信青岛云基地项目和山东联通大数据中心项目,都称得上数据中心领域的 " 王牌 "。其中,中国电信青岛云基地项目规划设计为中国东部沿海最大的数据中心,可提供超过 5 万个机架和超过千万核的可信云认证资源,目前一期 2016 个机架已投入使用;山东联通大数据中心项目也已完成立项审批,规划设计为 T4 国际标准数据中心,总投资 30 亿元,可投产机架总数 1 万个,承载服务器 16 万台。
" 我们将以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户青岛为契机,加快推动 IDC 机房在新区集聚,打造面向东北亚的数据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 谢龙目告诉记者," 同时,推动区内数据中心扩建,加快推进中国电信青岛云基地、山东联通大数据中心建设,争取今年大数据中心资源达到 3000 机架,2022 年达到 10000 机架。"
在融合基础设施领域,新区发展基础好,优势强。2019 年,新区精准引进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 科大讯飞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西海岸新区是制造业高度集聚的区域,可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到西海岸新区本地优势产业集群上,比如说家电电子、汽车制造等产业领域,就可以将这些产业升级为智能制造产业,继而助力新区打造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导区。" 科大讯飞总裁助理、产业加速中心主任方明告诉记者。
新区还将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发展与 " 高端制造业 + 人工智能 " 攻势合二为一。记者了解到,新区今年将组织实施 10 个 " 高端制造业 + 人工智能 " 项目,到 2022 年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链规上企业 5 家以上,实现人工智能产值 10 亿元以上。
" 下一步,我们将支持海尔智研院、蓝鲸科技、华为等优质解决方案服务商参与到攻势中,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端装备、家电、船舶海工、高端化工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率先应用,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人工智能企业。" 谢龙目透露。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