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日(10月16日)麻江县对“感动麻江十大人物”进行现场表彰情形。
中国报道讯(罗文刚)日前,贵州麻江县文明委下发通报,授予龙杰等10名同志2017年“感动麻江十大人物”荣誉称号,授予赵燕红等10名同志2017年“感动麻江十大人物入围奖”荣誉称号。
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时代精神,在全县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今年9月,麻江县开展了“感动麻江十大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经宣传推荐、资格审核、事迹展播、公众投票、组委会评审、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2017感动麻江十大人物”和“感动麻江十大人物入围奖”。
近年来,麻江县把“最美麻江人”评选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评选表彰、宣讲报告、事迹展播、道德讲堂、积德榜、文化墙等形式,大力宣传表彰身边好人,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广为传播,在全县营造了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凝聚了社会正能量。
2017感动麻江十大人物简介
龙杰,麻江县公安局龙山派出所辅警。
他有一颗执着的事业心、有一份深深的爱民情怀,无论是巡逻执勤、安全保卫,还是抢险救灾、服务群众,他都抢着干,带头干,在群众生命受到威胁的生死关头,他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自己受伤的情况下勇敢制服罪犯。他用奉献和忠诚树立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田景辉,麻江县杏山街道谷羊村人。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谷羊村土地大多被征用,失去土地的村民靠进城打短工度日,没有稳定的收入,随时可能返贫。田景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为乡亲们寻找一条致富路。经多方考察,他建立了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成立了合作社,按不同比例无偿把股份分给贫困户、残疾人。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贫困户每天都跟着他进行管理,人工工资达20多万元。
章永胜,麻江县谷硐镇河边村文书。
他始终把村里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舍小家为大家。儿子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了工作,他很少去医院照顾,全靠妻子及家人。在村里,村民的事就是他的事,每逢暴雨时,他第一个扛着铁锄到处查看,帮助群众排涝除险,减少群众损失。上学的路途被水淹,他驾起自家的车子,招呼乡亲们一道把学生安全接送。他用真实行动诠释了一名村干部的职责和宗旨,为基层一线干部树立了好榜样。
王兴宇,麻江县坝芒乡坝河村龙塘组人。
1982年,28岁的王兴宇嫁到罗家,她干农活,当后妈,照顾公婆,任劳任怨。然而,朝夕相伴的爱人突然离世,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生活把她磨砺成了女汉子。12年,她既当爹又当娘,为孩子打工挣学费,培养孩子长大成人。4000多个日日夜夜,为瘫痪的婆婆端屎端尿,融化了老人刁钻的心。她用十二年艰辛,为我们谱写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动人篇章!
韦峥武,麻江县疾控中心干部。
作为一名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无论是参加援藏建设,还是在疾控中心工作,他都任劳任怨,不计得失,总是冲在“疫情”最前面,与病人“零距离”接触,永远第一个到达“疫情”现场,先后成功参与处置了H1N1甲流和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用生命保护了人民生命的健康和安全,多次被省州评为先进工作者、“技能标兵”。
吴耀麟,麻江明达水泥公司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
一个80后的青年,大学毕业就放弃大都市舒适的生活,直奔麻江,一待就是十年。十年间,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把青春奉献在麻江这片热土上,忙碌在生产一线,他关心农民工的利益,积极主动协调公司与职工的关系。他心系贫困群众疾苦,始终坚持用工贫困群众优先的原则。他关心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积极无偿为村寨提供水泥等物资支持建设,他关注麻江脱贫事业,解决贫困群众就业300多人,在麻江脱贫攻坚捐赠活动中一次性捐赠10万元,为麻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事业做出了默默奉献。
赵华甫,麻江县隆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从代课教师到校长,工作了整整29年,29年来,他泼洒青春奉献畲乡,创办了麻江县唯一的女子学校,解决了畲族女童上学难题;29年来,他挥汗如雨浇灌畲乡,为畲乡培育出了30多名大学生;29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畲乡脉络,潜心研究畲族文化,填补了贵州畲族文化的空白;他忘我工作、爱生如子,像一位慈祥的父亲精心呵护每一位孩子,推出了畲乡“保姆式”留守儿童管理新模式。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省先进基层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秀义,麻江县民宗局副局长,宣威镇瓮袍村第一书记。
作为第一书记,他吃住在村里,天天走村串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摸清了“家底”,绘就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线图”。两年来,他争取、整合各类发展资金1400多万元,开挖产业路13公里,激活闲置土地1800多亩,实施产业项目27个,产生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3个,投资200多万元,发展辣椒种植600余亩、高钙果种植50亩。在他的带领下,瓮袍村的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贫困户的荷包鼓了,老百姓的笑容多了。
李精毅,宣威镇卡乌村人。
2010年李精毅在外务工回到家乡,看到周围乡亲们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心里十分着急。为了带领大家一同致富,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辞掉了高薪工作,用自己多年在外务工的血汗钱返乡开办了远帆制钉厂,主动联系周边的贫困户进厂务工,带动了30多户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现在他的企业年收入已达百万。他为家乡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贫困乡亲走上脱贫致富的轨道。
李永学,金竹街道六堡村委会主任。
他自主创业,自费学习养猪技术,与人合办生猪养殖场;他慷慨仗义,将技术经验倾囊相授,带动乡亲共同脱贫致富。在李永学的带领下,规模养殖场建起来了,贫困户收入上涨了,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村民们一致推荐他为六堡村的村主任,在李永学的积极争取下,村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0个总投资48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功落户,带动六堡群众发展蔬菜、烤烟、花卉种植近700亩,建成蛋鸡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场2个。村民富了,环境美了,日子越过越滋润。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