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从晋中破浪而来,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三晋大地泼墨挥毫。5月8日至9日,晋中市召开“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现场推进会和项目签约推介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亲身感受榆次、太谷两地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先进典型,听取了典型经验的生动介绍,一幅“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六觉”蓝图深入人心:绿水青山的视觉、乡音民歌的听觉、五谷丰登的味觉、花香气新的嗅觉、富裕幸福的感觉、担当作为的自觉。
太榆退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一期)项目(榆次段)
今年,晋中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紧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一招”,通盘审视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形成“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在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入市改革的动员令。
“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指通过推进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入市,引导工商资本和科技“上山下乡”,最大限度激活农村资源资产,促进城乡融合,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经过近两个月市县两级的强势推进,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整体开发型、资源入股型、合作经营型、大户带动型、多元发展型等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的村开始获取改革红利,150余万亩“五地”开发利用。
项目签约推介会现场
9日进行的项目签约会上,“五地一产”首批入市签约推介项目共33个,涉及土地面积30.94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1062万元。其中,签约项目11个,总面积6.05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366.2万元,总投资90.9亿元;招商推介项目22个,总面积24.9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695.9万元。这些项目土地利用率高、资源集成度高,前景喜人、预期良好,将对全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招商引资项目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晋中,处三晋腹地、得汾河滋养、受太行庇荫,既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好风光,也有“地肥水美五谷香”的丰饶物产;既有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的开放基因传承,也有“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的改革精神激励,农业产业兴盛,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粮、菜、果、畜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有机旱作技术示范全国;农村发展多元,生产过程、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综合价值深度挖潜,一二三产深层次融合,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方兴未艾;乡村治理有效,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神焕发,乡村振兴示范廊带高标准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山西农谷省级战略强势推进,国家农高区“金字招牌”顺利落地,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硅谷正在成势,晋中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迈入了大开发、大发展、大提升的崭新时期。
田园东谷康养小镇建设现场
晋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扣住“五地一产”入市要害,挺进农村改革深水区,以革命性举措在全国率先破题农业农村全面市场化,打通资本、科技、人才“上山下乡”渠道,为实质性推进城乡融合开路破局,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之翼,为投资创业打开财富之门。
太谷区西曲河旱垣温室建设项目
隆重举行“五地一产”入市项目签约推介发布会,标志着晋中市在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改革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踏上了新征程。今天签约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和财富,更是激活晋中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动力源”。
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现代化玻璃温室
改革激活资源,“三农”大有可为。晋中市将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的导向,客商至上的理念,放大政策、机遇、资源等叠加优势,提供最用心、用情、用力的服务,营造最放心、安心、舒心的环境,携手投资者在广阔天地共享机遇、共建新功。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