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王琪琳)早春三月,百花争艳。位于稷王山下的闻喜县郭家庄镇良种杜仲育苗基地里,数百名当地农民正趁着晴好天气,在技术工人的指导下进行育苗、浇水、平茬等作业,一派繁忙的景象。
新型杜仲育苗基地组织群众进行田间除草管理
“今年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闻喜县九九慢城杜仲基地建设被确定为全市1311重大项目工程。我们面对当前的特殊时期,一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科学有序地组织春耕生产。每天有当地200多名劳力,到杜仲产业基地打工。今春已完成栽植杜仲4000余亩。力争把疫情耽误的农事和损失弥补上来。”闻喜九九慢城杜仲基地负责人谢文介绍说。
磨盘岭,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地貌,巨大的土丘层层堆积,犹如叠起来的磨盘,与其所处的岭地连在一起,故而得名“磨盘岭”。闻喜县旱塬特征突出,2600条沟壑纵横交错,3688座磨盘岭星罗棋布,丘陵、塬地、山地占到80%,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年来,闻喜县把生态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立足土地资源和林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未来永续发展,在发展空间上对该县国土绿化进行重新定位,大力实施“绿色闻喜”建设,深入实施荒山绿化、磨盘岭治理、身边增绿等造林绿化工程,全力推进“环境提升推进计划”。杜仲,以其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优势成为闻喜县推进生态经济统筹发展、山塬沟坡综合治理的关键抉择。
2017年3月,闻喜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湖南九九慢城杜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该县,成立九九慢城杜仲产业(闻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九慢城闻喜公司”),对该县30万亩荒山丘陵进行彻底改造治理。该公司是国内杜仲专业种植与深加工新型集团企业,在杜仲产业发展方面独树一帜且具有一定话语权。据了解,30万亩荒坡丘陵杜仲绿化建设项目总投资48亿元,到2020年完成一期工程5万亩栽植面积。
目前,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模式在郭家庄镇刘家场村、蒿峪村、冰池村等11个村庄流转土地3余万亩,已整理土地3万亩,栽植大规格新型良种杜仲苗木1.5万亩近50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修建大型蓄水池3个、软体集雨窖2300立方米,安装田间输水主管道5万米、支管道26万米。为加快杜仲产业在闻喜县快速发展,保障苗木成活率,减少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九九慢城闻喜公司在当地建设总规划5000亩的苗木基地。去年以来,在郭家庄镇向阳庄、郭店等村建立新型良种杜仲繁育基地2000亩。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圃地建设2155亩,入圃定植良种成品苗木177万株,播种苗嫁接繁殖194万株。
山下育苗忙,山上植树忙。记者在位于郭家庄镇石键村的杜仲栽植现场看到,每一个小山头上都竖着写有“泽森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字样的红旗,30余位该合作社的社员正按照分工在紧张忙碌着。
像这样的扶贫造林合作社,该县还有21家。县林业局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扶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充分发挥林业的资源优势,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坚持生态补偿扶贫与特色产业扶贫并重、精准扶贫与巩固脱贫成果统筹、助推脱贫和荒山绿化并行,积极开展林业工作精准扶贫,先后成立了22家由60%以上贫困群众参与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涉及12个乡镇36个行政村,入社人数500余人,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0余人参与林业工程建设,让贫困群众在参与林业生态治理、森林资源管护和发展林业产业的过程中获得劳务收入。
据介绍,项目实施以来,公司雇员以当地群众为主,先后有200余人在公司从事基建和育苗工作,累计发放劳务工资2000万余元,充分发挥了林业龙头企业在产业示范和产业扶贫方面的带动功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精准扶贫1.2万人。
“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也找不下活。参加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后,不出远门就能挣钱。”一个正在给杜仲苗浇水的社员说,“我们村大部分土地都流转了,流转以后,每亩地租金是600块钱。村民们有时间了还能在这里打工。打工一人每天平均就是50块钱,一年在这干上半年就是1万块钱,家里有两个人干活,下来就是两万块钱,确实得到实惠了。”
出租土地挣租金,上班打工挣薪金,这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越走越宽阔。
绿化荒山,促农增收,九九慢城闻喜公司负责人谢文用“在同一个战场同时打响两场战役”来形容杜仲产业带给当地的变化。桐乡沃野育新绿,随着一棵棵杜仲苗的茁壮成长,广袤的闻喜大地上,生态文明的底色和全面小康的画卷将次第铺开。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