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筑牢辖区平安“篱笆”
中国报道讯(记者 马嘉明 通讯员 田哲斌)今年来,山西临汾尧都区公安局铁路东派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为指引,围绕“迎接十九大,全警保平安”行动,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着力点,配齐社区警力,创新工作方法,延伸警务触角,增强服务效能,着力实施“五小警务”,有效拓展了辖区治安保护圈和服务覆盖面,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精细管理,警务围着群众“转”
为扎实推进社区警务工作,铁路东派出所所有社区、村庄全部配齐专职社区民警和社区治安员,组织开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责、群众工作的方法、办户办证、消防民爆管理、重点单位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解决了社区民警及辅警 “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提升了社区警务人员的整体工作技能。设计制作基层基础工作进度表,填入民警接待群众、安全检查、入户清爆、上报信息等情况,依据各项工作数据进行考核,调动了民警工作积极性。工作中,民警专门制作动态平面效果图,将小区、重点单位、九小场所等基本元素按管理级别进行分色标注,辖区1204家场所、单位纳入动态管理,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针对辖区外来人口流动频繁,治安隐患日益凸显的实际,社区民警借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社区干部联合走访调查,既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掌握了辖区安全防范、矛盾纠纷等第一手情况,全力办好“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化解“小信访”、解决“小难题”,先后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排除安全隐患53处。 按照局党委“两实”管理的部署要求,社区民警根据辖区建筑物和实际住房情况,勘绘平面图、楼层图、住户概况图,标明住宅方位,户主姓名、居住楼层、结构等情况,通过努力,辖区“两实”信息(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录入率达到90%,提升了治安管理水平。同时,社区民警加大对出租房屋的清查管理,与出租户签订《租赁房屋治安责任书》,实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落实“以房管人”措施,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实现了对流动人员的动态化管理。
多措并举,编织护航安全“网”
深入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社区民警充分利用单位、小区、物业、行业场所LED显示屏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在警务室通报栏实时发布警情通报和防范常识,定期到社区、学校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讲座,有效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单18500份,张贴通告525份,开展宣传讲座5次。为发挥群防群治效能,社区民警联系居委会、村委会,在辖区10个社区2个村全部建立了以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定时组织治安巡逻,不定期检查巡逻情况。今年2月,桥东社区义务巡逻队在巡逻过程中现场抓获1名盗窃电动车人员,并移交给派出所办案民警。 强化责任,排除安全隐患。社区民警定期深入场所、单位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开具整改通知书,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真正做到隐患不整改不放过,同时依据检查情况调整其管理级别,推进辖区单位场所安全。今年以来,社区民警按照局党委涉爆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部署要求,联合警犬基地对辖区内的居民户、出租房屋、厂房、仓库、地下室、小作坊等逐个清查,逐一签订保证书、责任书,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目前,入户宣传率已达65%,签订《辖区爆炸物品、消防安全、治安管理责任书》15000余份,并通过宣传教育,使辖区群众和单位场所负责人真正认识到私藏民爆物品的危害性,积极配合民警,合力维护治安稳定和消防安全。
点面结合,服务辖区群众。派出所在社区警务室和街巷钉挂警民联系牌,方便群众有事能联系到社区民警,使群众危难时刻能得到及时救助,设置“警民联系箱”,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检举揭发材料,定期收集上报,了解掌握群众的诉求期盼。为方便群众办事,专门印制群众办户、办证等需要的办事指南小卡片,制作填写样表,使群众办事时一目了然。社区民警通过走访居民群众,将辖区特困户和孤寡老人登记成册,了解其年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生活来源等情况,定期上门看望和开展帮扶活动,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社区民警还创建社区微信群、QQ群和网上警务室,及时向辖区群众发布治安防范信息,通报辖区治安状况,解答群众的咨询和提问,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与民警零距离沟通,知晓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由“面对面”服务变成了“键对键”服务。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群、QQ群共解答群众咨询380余次,为群众办事36件。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