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杜向奎)2020年1月24日,当运城市盐湖区医疗集团接到上级指令时,就开始早行动、早部署、早防控。一是立即召开防控紧急会议,取消医疗集团各下属单位的春节假期,进入战时状态;二是部署建立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区,发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全员行动,按照要求,对原武汉返乡人员全部进行摸底排查,居家观察。为了抢速度、赶时间,医务人员在三天之内全部排查完,第一天排查出204人,三天共排查出包括其家属在内的500余人,并调集乡村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对这些返乡人员及家属一日两次监测体温,一旦出现发热病人,便送往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检查。
山医大一院盐湖区分院作为防控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一天之内完成发热病区、隔离门诊的改造、搬迁工作,6名医生9名护士首批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开展工作。组织起以院长、博士后、博士生导师贾红燕为组长的应急指挥组、以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韩玲爱为组长的专家组,迅速建立起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各项流程、制度、应急预案,举全院之力,投入2辆专业救护车、一台螺旋CT,发挥急诊、重症监护、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专业技术优势、信息化系统优势,打好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医疗集团采取分片划块包干,压实领导责任的方式。集团领导根据武汉返乡人员分布区域和数量,集团班子分别对东城、北城、南城、西城、姚孟、大渠、安邑等社区乡镇进行包片,按照“五包一”联防联控工作要求,集团上下580余名医务人员投入到了防控工作中。医疗集团包片院领导每天晚上都要召开碰头会,汇总当日防控进展情况,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部署安排明日的工作。一是组织协调各基层单位的防控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尤其是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做到符合院感标准和布局要求;二是医疗集团积极组织防护物资的采购,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防护服、口罩、防控药品等物资紧缺的问题。按照财政部下发的《关于疫情物资采购便利化的通知》文件精神,集团走绿色渠道,紧急采购急需的呼吸机、监护仪,用于防控一线的工作。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展开,医疗集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推进“五包一”的防控工作中,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体机”这一信息化传输工具,对武汉返乡人员和家属全部进行“临时签约”,压实责任,每天入户两次为他们测量体温,并将数据上传到平台,医疗集团能够实时地监控上传数据,指导工作。他们还“借鸡下蛋”,用乡村的广播喇叭开展宣传,把防控知识和疫情相关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全力打好这一场硬仗和快仗。
医疗集团在全力推进疫情防控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向集团上下发出倡议书,让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做出表率。当集团先后接到“在辖区内5个高速路口和5个国道入境路口,设立发热监测和车辆消杀哨点”任务后,考虑到户外严寒和连续作战,集团决定征集三个梯队人员分批上阵,并发出征集路口监测人员倡议书,所有基层机构全员响应踊跃报名,部分村医也积极申请要求加入监测梯队。经过集团协调,集团下属各社区、乡镇基层单位负责人、共产党员,山医大一院盐湖区分院各科主任、护士长率先奔赴一线,承担起高速路口车辆消毒杀菌和体温监测这一任务,共出动260余人,每天对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逐一进行消毒杀菌、体温监测。
郭建朝院长和集团班子成员、职能科室负责人多次到哨点督导,体恤同志们的辛苦,把棉大衣、手套、监测枪、温度计、防护衣等急需物品送往一线,嘱咐同志们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同时不漏掉一辆车、一个人。奋战在各监测哨点的同志,他们冒严寒、抗疲累,连续作战,谱写了一曲阻击疫情的壮美之歌。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