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山西闻喜县“七个坚持”让城乡环境“颜值”靓起来

发布时间:2017-08-08 21:11: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王琪琳 樊海英)山西闻喜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市委“三句话”要求和全市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动员会精神,通过“七个坚持”,积极争创全市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先进县。目前,闻喜县已累计投入人力11万余人次,投入资金707万余元,一批“四治”问题得到治理,全县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坚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重点围绕“六化”内容制定和完善短期整治目标,确保环境面貌尽快大改观;坚持“六化”与产业发展、脱贫帮扶等工作相结合,实行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划定“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做到村容整洁、路面整洁,“五堆”全部入户;第二步在每个乡镇选择三分之一的村作为示范村,因地制宜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园林绿化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脱贫攻坚摘帽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等特色典型;第三步根据产业布局、自然条件等情况,打造农业开发区、重点企业发展区、生态绿化示范区、文化旅游开发区等精品片区。

——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攻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盯住“四治”,集中攻关,整治顽疾,取得明显成效。治乱方面以“治违”为核心,拆除违章建筑32处,拆除废弃建筑和残墙断壁60余处;取缔占路经营店17处,整治村内乱搭乱建591处,整治乱写乱画5200余平方米,处理打碾晾晒粮食10余处;累计整饰墙面80余处。治垃圾方面以“治脏”为重点,清除道边乱倒垃圾820余处,清理垃圾量2200余方;改造县城明点垃圾池4处;清理兴闻街沿线暗角垃圾约40余方、高铁段建筑垃圾100余方;清理环农村“四堆”及其它各类垃圾10413处、垃圾量3100余吨。治污水方面以“治排”为关键,15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个村的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整治臭水坑、池、沟30处,整治直排河道污水5处,污水减排量150余吨,减少污染面积270平方米;清理水库灌木杂草4.3万平方米、涑水河城区段河道垃圾5000余方;完成农村公共厕所卫生防治30处、农村中小学公厕卫生防治36处,5所农村学校无害化厕所改造工程进入招标阶段。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以“防治并重”为根本,对各乡镇实行责任包联,已印发宣传资料1200余份,组织培训4000人次,下乡督查120人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147平方公里,为各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建设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

——坚持统一要求、落细责任。重点抓了“一标准一方案三清单”的制定和实施,“一标准”即出台《闻喜县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标准》,对违法建筑认定、道路环境整治等11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方案”即印发《闻喜县集中开展拆除县城违法违章建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拆除违建这一硬任务进行专门部署;“三清单”即以乡镇为单位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同时,实行包联责任制,将环境整治责任具体到路段和片区,确保了工作有的放矢。

——坚持以上率下、全民参与。重点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每天早起一小时,我为环境添光彩”活动,各乡镇主干和县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亲自上街、入村参与环境整治。组织科级干部回原籍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全县共有90余名正科级实职干部在周末返回原籍参加本村环境整治工作。在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队义务劳动,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包联乡镇(村)与干部群众一起清理垃圾杂物,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建立全县环境整治微信群,各单位积极报动态、晒图片、晒做法,互学互促。充分发挥县电视台、今日闻喜报、闻喜网信公众号等阵地作用,向全县群众发出《闻喜县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倡议书》,开辟专栏对《山西省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进行宣传解读。目前,已完成各类专题报道40余篇,在闻喜网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专题信息50余条,在全县微信矩阵发布专题信息240余条。

——坚持真督实察、敢于亮剑。采取划片、分段等方式明确督察责任、督察任务。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乡道、村道、巷道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进行重点督察。用好微信办公平台,及时掌握环境整治工作动态。通过“走、看、评、议”等方式,组织农村干部开展环境整治观摩活动,查找出了一批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问题,探索出了一系列新办法、新措施。盯住问题导向,通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和督办,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于在督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实行台帐管理、动态销帐、媒体曝光、公开通报等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环境整改落实到位,坚决打赢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

——坚持完善机制、巩固成果。先后制定完善了保洁员管理、车辆管理、垃圾收集转运、巷道长管理、农村环境卫生督导考核、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等制度,确保了环境整治常态化。同时,加快推进县城垃圾发电和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全部完工后,闻喜县将形成“户集、村收、乡转运、县处理”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