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志斌 杨红义 王琪琳)红色外墙、三层建筑,山西建龙行政办公区在高炉林立的十里钢城显得十分简朴。这里是原海鑫集团炼铁厂办公楼,楼前一度因企业停产而破旧不堪的厂区循环路,不久前被铺装一新,身着崭新工装的工人昂首阔步进出来往,不远处的“湖鑫岛”鸢飞鱼跃、水波荡漾。撸起袖子加油干,十里钢城换“芯”颜。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蹄疾步稳推进管理换“芯”、结构换“芯”、战略换“芯”,改革“三重奏”助跑发展“加速度”,与钢铁工业“4.0”版的时代握手近在咫尺。
管理换“芯”,“四个导入”降本增效
完成销售收入2.9亿元,盈利2062万元!2016年7月,山西建龙复产后的第三个月即快速达产,创下不俗的经营业绩。 产能过剩、需求下降、价格下跌……2016年4月29日,山西建龙投资3亿元的首期工程——年产160万吨精品建材点火复产之际,全国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有增无减。
没有不行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企业。企业靠啥行?管理。 作为中国“500强”之一的建龙集团,之所以攻营拔寨、所向披靡,靠的就是“管理”。这一点,山西建龙当然也不例外。
公司树立动态质量管理理念,扎实推进自主管理和提案管理,让员工带着问题去工作,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炼钢、出钢、浇钢到出坯、连铸的每一道环节都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不管是生产的螺纹钢,还是线材、板坯、板卷,都在同行业中独占鳌头。今年5月,炼钢二厂生产的板坯综合合格率超过99.65%,创全国同行业新高。 公司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致力于薪酬体系、绩效体系、降本增效课题专案、企业文化“四个导入”,围绕“管理数字化、数字责任化”,最大限度激发全员能动性。公司每月制订计划指标,并层层分解到16个相关部门,以课题攻关、专案分解的形式进行落实,并将降本增效业绩与员工薪酬挂钩。
据山西建龙企财处处长杨国俊介绍,公司进入正式生产的第一个月,就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八大课题1594万元的降本增效总目标。其中,炼铁公司任务指标是528万元,炼铁公司又将其分解到原主料、辅料、能源等环节。经过努力,集团7月份共提高设备绩效78万元、能源绩效117万元,每吨铁、钢的生产成本分别减少28元、110元,降幅达0.2%和 4%,降本增效总任务全面完成。
“省下的就是赚下的。”2016年,山西建龙共下达降本增效课题11个,分解到101个专案,累计创收1.19亿元,通过对标挖潜、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不断深化,主打产品钢、铁、材的产量、质量、能耗等各项指标均创下建厂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山西建龙继续从净利润中拿出10%,加大降本增效激励力度。
结构换“芯”,加减乘除“脱胎换骨”
粗轧、精轧、冷却、热卷、传动、起重……每1分钟,就有直径1.5米、27吨的热轧卷板从流水线上“走”下,以每吨高出普通建材400元的市场价格,为山西建龙带来数量可观的“产品红利”。
今年4月8日,山西建龙1500mm热轧卷板项目顺利投产。这一在集装箱用钢、汽车结构钢、桥梁用钢等领域市场广阔的高附加值产品,年产300万吨,按照每吨利润200元算,可为山西建龙增加盈利6亿元! “热轧兴,建龙兴。”在一分钟内,将210mm的钢坯变成20mm以下的薄带钢,涉及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许多高精尖技术,是一个集多种专业技能于一身的复杂工程——山西建龙1500mm热轧项目的上马,标志着公司步入转型发展“快车道”,率先步入运城市百亿元产值企业方阵,迈出建筑用材向工业用材转型的关键一步。
到今年6月,山西建龙热战卷板项目“牛刀小试”即大放异彩,对企业利润贡献率达到5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做好添炉架灶的加法和乘法,又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和除法。2016年以来,山西建龙投资1.36亿元,完成环保改造31项,环保设施全面升级;投入11.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80个,自检项目996个,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新建100兆瓦煤气发电项目等节能环保新项目接连实施,逐渐成为企业效益增长的主引擎。
据统计,得益于设备技术的“脱胎换骨”,山西建龙每天节约电费15万元,吨铁生产成本降低50元,吨钢生产成本降低30元,每吨产品物流费用从30元降至18元,每年固废综合利用创效3000万元以上。 服务也是产品。山西建龙注重市场导向、以需定产,努力研发生产耐腐蚀线材、低碳高锰钢坯,千方百计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将服务区域定位于500公里半径的中国中西部区域市场,注重“互联网+”,利用电商平台,实施向区域终端客户24小时配送建材产品,力求产品终端化,实现差异化销售。2016年,公司电商平台线上交易量16万吨,线上交易额达3.3亿元。
继2016年完成销售收入20.3亿元、实现利润9301.6万元后,今年前半年,山西建龙又一鼓作气,完成销售收入43.72亿元、实现利润4.25亿元的好成绩,演绎出厚积薄发的发展“加速度”。
战略换“芯”,“四大”“四化”筑梦跨越
今年2月,北京建龙集团旗下的“志能祥赢”与闻喜县政府签约,就利用工业余热建设集中供暖工程达成合作。 据悉,以山西建龙为基础的精品钢产业园区申报,正在加紧实施中……
重组后的山西建龙,在跨越发展的战略层面上站位更高、视野更广、步子更快。公司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确立了“高端化、终端化、服务化、生态化”的产品定位以及“大钢铁、大园区、大物流、大服务”的发展格局。 在过去的一年里,山西建龙奋力实施减量复产,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恢复160万吨精品建材工程和300万吨热轧卷板工程及相应的安全环保项目。同时,淘汰100平方米烧结、50万吨棒材、30万吨高线等落后产能,形成精品建材、热轧卷板并驾齐驱的产品结构。在减量复产的基础上,加快实施结构调整。围绕住宅钢结构、汽车轻量化用钢以及优特钢等需求导向,立足错位竞争和产品高端化,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完成200兆瓦发电项目,建设850优特带钢项目,谋划无缝钢管项目,做好优特品种的开发,逐渐从建材向工业材方向过渡。
根据规划,山西建龙还将以精品钢产业园区为为抓手,实施集群化发展。与山东、江浙一带钢铁产品深加工企业合作,将山西建龙产品就地转化延伸。同时,不断深化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的科研合作,专注于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和服务,力争在细分市场中成为高端产品标准的制定者。 工业服务是山西建龙的又一战略目标。公司将充分挖掘能源潜力、发挥能源优势,围绕山西建龙建设能源中心、电网中心、物流中心、电商平台、产业基金,为园区内的上下游企业提供水、电、热、气和原材料,以及物流、交易、金融等全方位服务。力争到“十三五”末,山西建龙的深加工及工业服务收入与钢铁主业收入齐头并进,并力争借壳上市,向资本市场迈进。
山西建龙给政府的纳税承诺是“4、6、8”,即力争2018年纳税4亿元,2019年纳税6亿元,2020年纳税8亿元。 “有梦想才有未来。”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说,“得益于‘四大四化’战略引领,得益于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山西建龙转型跨越发展的美好蓝图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