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

“老赖”别跑!破解执行难再出杀手锏

发布时间:2016-11-08 14:59:24 推广 来源:法治在线综合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信息共享和网络执行查询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推进信息共享和网络执行查询机制建设,依法查询被执行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

  意见明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人民法院的查询申请进行统一查询和反馈,反馈的结果主要包括不动产权利人和不动产坐落、面积、位置等基本情况,以及抵押、查封、地役权等信息。

  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铺开,其作为基础信息支撑系统的作用逐渐显现,尤其为破解法院执行难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司法实践中,执行难是长期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严重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法律秩序,给遵纪守法者带来了不良示范。

  执行难之所以成为法院工作的顽疾,有多方面因素。被执行人玩“失踪”,隐匿财产是主要原因,致使胜诉者合法权益几年甚至十几年得不到实现的案例并不少见。近日,四川石棉县法院就执行完结了一起长达16年的积案,申请执行人陈某某从法院领取到面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

  为了破解执行难,法院系统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信用惩戒、限制消费、公示名单等措施综合发力,“老赖”寸步难行的局面正在形成。

  各级法院还创新形式,不断向“老赖”开战。10月31日,长沙天心区法院通过黄兴南路步行街黄兴广场周边数块大型电子显示屏,公开52名“老赖”名单。在活动现场,法院还向38名执行申请人兑付了3079万余元执行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积极推进全国各地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抓紧与执行查控专线进行连接,让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无处遁形的同时,法院执行信息与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实现对接,则让被执行人的不动产不再隐身。

  在封堵被执行人隐匿、转移金融资产、不动产这两类大额资产的通道之后,执行人员也就可以精准识别不愿执行者与不能执行者。对确实无执行能力的及有执行能力而不愿执行的,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司法措施,在体现司法温度的同时,也能彰显司法的硬度,让守信者有获得感,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